,御下不严,反致其咎。”

    都不用推断,侯君集当场请罪。

    反正不管犯了什么事儿,这两个罪名都是能套进去的。

    李世民看了侯君集一眼,幽幽道:

    “后世称你破高昌时,带头纵兵劫掠,并自作主张处置了高昌国勋贵。”

    汗水登时爬满了侯君集的额头:

    难怪回长安后的遭遇如此奇怪!

    “臣骄纵犯纪,此乃罪有应得!”

    侯君集正欲拜下请罪,胳膊就被李世民起身拽住了:

    “等你真的做出此事,再行论罪也不迟。”

    松了口气,侯君集赶忙保证:

    “臣定谨记此事,日日警醒!”

    杜如晦怕自己再看下去憋不住笑意,因此分析道:

    “光幕既将其放一起,称大家因此才弃羁縻。”

    “可见这谋反之辈,乃是受大唐羁縻之辈。”

    李世民当即断定:

    “必是突厥!”

    在李世民看来,胡人都乃那后世所说的给脸不要脸之辈。

    而突厥,实乃此中翘楚!

    【颉利被李靖抓回去给二凤跳舞之后,东突厥剩下的还有一些小可汗。

    其中非常突出的有两个人:

    一个是阿史那社尔,此人本镇守东突厥的西边,颉利被抓后,他直接带兵逃到了西域,并打下了西突厥一半的领土,自称都布可汗。

    当了两年可汗之后,都布可汗起大军征讨薛延陀,以报东突厥灭国之仇。

    只能说很合理,我打不过大唐,我还打不过你?

    结果还真没打过,被薛延陀一顿胖揍之后,都布可汗直接大彻大悟:

    我不当胡人了!

    正所谓投唐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贞观九年,都布可汗率部投奔大唐,灭高昌,平西域,讨高句丽,此人都有参与,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重要的是还随名将李勣灭薛延陀,成功复仇。

    最终拜大将军,封国公,乃是大唐的又一颗将星。】

    “这都布,倒是个心思活络的。”

    李靖如此评价道:

    “事后清查东突厥余孽,就有听闻此人西奔,此前还以为定然为西突厥所不容。”

    “没想到……”

    李靖摇摇头,此人从东突厥的一个将军,变成与西突厥裂土对峙的可汗。

    最终更是入朝为将,征战四方,成为大唐的大将军和国公,一生经历堪称丰富。

    “懋功的功劳有着落矣。”李靖笑道。

    李世勣的眼睛闪闪发亮,可算被他等着了,这次的主角果然是自己!

    随即兴奋的瞥了一眼强掩失落的苏定方:

    小伙子,要尊重前辈懂不?

    不过光幕所说的“荡三国,擒三王”,这薛延陀才一个而已,另外两个呢?

    李世民脸色平静,毕竟开唐时就有任胡人为将,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而且如今身为天可汗,自然要尽纳四夷不得志的人才,让其皆为大唐所用。

    一时间李世民倒是捏着下巴考虑:

    要不要将这类胡将的履历编为后世所说的?

    牧羊儿出身,被部落所鄙,最终投唐得用,青史留名。

    贬胡人之野蛮,崇大唐之开明。

    而且这后辈随后胡诌的诗说的也没错。

    投唐一念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