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着地图按照这个方向来推的话,就会发现,这不就是澳大利亚么?

    作为旅行家,汪大渊同样记载了港口的样貌,称这里楠树万枝,蚝如山立,土薄田瘠,气候不齐。

    并详细描绘了当地的见闻:

    “男女辫发以带捎,臂用金钿。穿五色绢短衫,以朋加剌布为独幅裙系之。”

    这些跟澳洲的达尔文港是对得上的,因为澳洲本就因为地理关系,气候特别怪异且贫瘠,当地的土著也都是黑人,有辫发习惯。

    但随后汪大渊的记载让学者们挠破了头:地产骆驼,高九尺,土人以之负重。

    澳洲在彼时是没有骆驼的,因此直至今天关于汪大渊到底有没有发现澳洲还是个谜团。

    但还有个可能更加贴近真相的猜测:汪大渊并不是船长,总是搭乘商船,而且记录欲旺盛,很可能是同船人所说但并没见到,以讹传讹就顺手记下了。

    因为记载的“迷黎之”这个地方据韩振华教授考证是是马来语“海参地”的意思,而根据汪大渊的路线按图索骥,他去的地方是如今的梅尔维尔岛,盛产海参。

    但实际上,即使证实,汪大渊也并非第一个发现澳洲的人,因为本来就有近百万人的原住民。

    只不过这些原住民都化作了英国人的刀下亡魂。

    并且在汪大渊出海之前,从泉州出发的华夏水手就带回了绝岛这个称呼,而这个绝岛不管是从方位还是气候来看,都是澳洲无疑。

    根据水手所说,绝岛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向东到达这个岛屿之后便全是海洋,陆地就此而绝。

    一个是其当地气候诡异,不适耕种且多毒物,乃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地。

    而从如今来看,古人不待见这里很正常,毕竟现代都有说世界毒物千千万,澳洲独自占一半。

    瘴疠暑气太攀蛇咸水鳄这些都是古人避之不及的东西,也难怪对澳洲鲜有涉足。

    毕竟任老祖宗学究天人,也不会想到这块地在咱们如今会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矿产地之一,475亿吨的铁矿储量占据了整个地球的四分之一还多。

    而且,要是华夏的航海发展的没有这么折磨,这块地儿妥妥的亚洲后花园,哪轮得上昂撒人来屠杀原住民?】

    孔明很努力的去控制自己的表情,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他掏了掏耳朵,与庞统交换了一个不可置信的眼神:

    “多少?”

    “四百多亿……吨?”

    而且更直观的还是占比,庞统喃喃道:

    “世界铁矿占一石,这澳洲独占近三斗?”

    孔明的面色已经调整了过来,摇了摇头:

    “什么澳洲?此乃绝岛,乃我华夏后花园是也。”

    结束liao,明天收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