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如此优渥的气候定然也使得草木生长更加容易,且初唐时经过乱世百姓人口稀少。

    这般情况下唐朝的官员估计很难对树木砍伐上心。

    而随着气候的变化,这般不上心的后果便迅速对唐朝造成了反噬。

    前人砍树后人遭殃,孔明深以为然。

    而且这唐朝看起来都不需要等到后世,当前朝代就已经应灾了。

    ……

    汴京暖房中纷争稍歇,赵光义揉捏着肩膀小心坐下,赵匡胤脸上余怒未消,但因为太黑了没人看得出来。

    而听着光幕简单的讲述,赵匡胤同样发自内心的艳羡。

    如今宋朝在耕田上与大唐的差异他是知晓的。

    只是没想到简单的“天变寒了”背后,竟能有如此复杂事情。

    因此难免如刘备一般,心中畅想若是能如这唐一般……

    然后他便看到赵普的脸色比他还苦——赵普面皮还算白净,有什么表情也看的很清楚。

    “这气候优渥虽不及唐,但……”

    赵匡胤话还没说完,赵普就摇了摇头,涩声吐出两个字:

    “黄河。”

    于是赵匡胤瞬间警醒。

    刚才他只顾得看那唐朝的优渥了,差点忘了唐朝遗留下来的大麻烦:黄河。

    光幕说的简单,但此时回想起来他的整个脊背都在发凉:治标不治本。

    这其中的意思非常简单直白,但其后的意思恐怕便是整个宋朝都要与这黄河斗来斗去了。

    哦不对,南宋好像把黄河也丢了……

    赵匡胤本就黑黑的脸色此刻更加黑如锅底,原因很简单:

    汴京城就在黄河边上呢。

    该要如何面对黄河,这恐怕是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

    而李世民就是纯纯的不能接受了,毕竟此前他还毫不遮掩的嘲笑过这弱宋来着,认为其不适合做继唐之王朝。

    结果如今看来,这宋朝积弱的原因竟还有大唐的锅?

    这是李世民万万不能接受的。

    “明日起,便去勘察大唐境内的煤炭矿山!”

    后世说的内容或许有耸人听闻的成分,但有那张气候变化之图为辅,他同样也明白:

    如此这般气候至多维持两百年,随后的气候趋于寒冷并不会因天子或天可汗的意志而改变。

    如今大唐的历史已经缓缓改变,唐朝或许能再多百载国祚,或许也会因什么意外提早灭亡。

    但总之,他们这群人总归是要为子孙考虑一番的。

    毕竟就算是朝代更替,天子移位,但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终归还是华夏子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