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孙侯的江东大姓,恐怕私下皆会许重利以购这金票。

    信用便是让民信而用之,由此看来孔明不声不响所筹谋之金票,倒是由此可看有多少人信于玄德公。

    孔明没有鲁肃心里这般复杂的心思,只是看着那宋朝交子留存之图样觉得或是可以再开印制一版金票。

    不过这样的决定自也不是轻易能下的,需要收记江陵成都汉中等地的官市数据,以算学察钱币之缺口,再衡算田地工坊之产,方可提议。

    事实上孔明对这尝试印制的纸币也极为慎重,既有成都库存物产锚其值,又有玄德公麾下官市作保,再辅以主公战绩名望,且还需精通财货的刘巴坐镇成都,方可小心翼翼的推行。

    ……

    “这纸币之策,竟非白鹿币一般夺财之手段也?”

    李世民眨着眼心思逐渐活络起来,但同时心中的本能也迅速摁灭了这股心思:

    后辈对宋颇多诟病也依然赞其商贸繁华,但这样还是被说不懂货币。

    那他这唐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后辈也说了,这江淮后来有恶钱为祸,但毕竟眼下还无此忧患嘛不是?

    至于这交子与白鹿币的区别众臣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后世也点明了这交子之衰败乃是因超发滥发。

    一时间皆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但很快,长孙无忌便叹了一口气,房杜两人也是对视一眼,一起摇头。

    “若能设司管控,未尝不是一利民之策。”杜如晦肯定道。

    “然这滥发之弊,绝难除也。”房玄龄说的更加斩钉截铁。

    长孙无忌冷笑连连:

    “若行此策,需天子能明察社稷,百官无利己之心,胥吏有勤恳之才。”

    “若不然,稍起灾兵,则此物毒民更甚恶钱,于国虽有一利,但有百害。”

    一利百害,这便是长孙无忌对这信用货币的断言,房玄龄亦有赞同。

    但杜如晦反倒是少见的坚持己见道:

    “依臣之见,如今我唐若得占城稻,若开海利,若平四方,则国之用度较前汉所增不知凡几。”

    “金铜所用亦多数番,然良币所增不过尔尔,如此方积恶钱之患。”

    “且观此言,此等以国信誉作保之币方为上道,如今知之,若恐其恶而弃如敝履,与因噎废食之辈又有何异?”

    双方少见的各持己见让李世民定夺,但对大唐皇帝来说,若是让他谈谈如何直趋敌首破阵那即便是万言也是等闲。

    但若谈到财赋就登时有点抓瞎了,看着双方各不相让也是觉得有些为难。

    长孙皇后看良人这般茫然,便温声道:

    “依吾之见,既然其中利害难以定夺,陛下何不于云内马邑等地开市贸羊,寻一市试行一两岁,察其成效便可明得失利弊,再行定夺。”

    李世民顿时眼前一亮:

    好不好让突厥父老评说便是。

    只叹今有超世之策,却只能苦一苦大唐百姓,让突厥兄弟先领略一下这后世之策了。

    李家二郎顿时觉得脑袋上那个天可汗的称号也更加闪耀了:

    “便依皇后所说。”

    将这件事定下来之后,大唐皇帝对这大清表示了十二万分的好奇:

    “对万国宣战?这清国情况何以如此诡异?”

    如果是寻常时知晓这对万国宣战之说,李世民会惊叹。

    但如今知晓从明起,华夏便与西方有国力之差,且此前更有说这清被区区万余人海军打的举国投降,后世寥寥所言称是闭关锁国之祸。

    综合心中所见,李世民觉得这清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