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矮马矮的情况下,一番叽里呱啦的话语却讲出了趾高气昂的感觉。

    李世勣听不懂,但能清楚看到这倭将身后的人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欢呼起来仿佛如怒涛一般,竟隐隐有了三分骇人之感。

    但唐军根本不吃这一套,作为经历过隋末之乱的老将,而且不少士卒有过与夜袭定襄与那突厥人临阵搏命的经历,故而一个个脸上反而泛起了毫不掩饰的轻蔑之色。

    好在,他们终于等到了自家将军的下令。

    “聒噪!”李世勣神色如寒冰,语言的差异以及对方不知死活的态度,让他彻底失去了与对方言语沟通的兴趣,唯余下心中冒起的一股无名之火。

    战马止步,李世勣抬起了手中的长槊前指下压,发出了进攻的信号。

    不过千余人的队伍,不需要将官下令,唐军健儿顺势按照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用弩箭告知对方战争已然开始。

    六百余步军分三列起弩,前端略微上抬,对着对面那无边无际的人潮扣动机括。

    战场上没人会有兴趣看自己弩箭是否立功,第一列军弩射出之后便蹲了下来重新上弦,好让身后的弩兵得以继续泼洒弩矢,随后再蹲下上弦让第三列出手,如此循环往复。

    六百余人射出的弩箭顿时让倭军倒了一小片,但这对于万余人的队伍来说几不可见,最前方的倭将见势不妙早已退了回去,藏在阵中也催促着下令,但直至第一列的唐军已第四次上弩,方才看到对面的倭人推搡着冲了过来,而且口中依然还在声嘶力竭的喊着不知名的话语。

    但这些对唐军来说全然无用,即使那倭人离第一列已仅百余步,但他们依然有条不紊的上弦、端弩、起身、射出。

    直至倭人迫近至四十余步,第一列一直冷眼观察战场的军官方才吼出了短促的命令:

    “弃弩!”

    “弃弩!”

    这条命令经过士卒口口大喝相传,一时间反倒撕碎了最前方倭人的心神,让他们步伐短暂的滞了一下。

    后方“鹤立鸡群”的骑马倭将看得清楚,那些此前无情收割着他家私奴的珍贵器具,被这些人无情的扔在了脚下,这顿时让他极为心疼,顾不得此时在战场上直接用倭语大喊道:

    “把那神物捡回来不要踩碎了!”

    生长在这里的人自是没有战争的概念的,豪奴第一时间将这个命令叱骂着传达了下去,结果在前方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但唐军不管这些,弃弩只能算半条命令,实际上所有唐军在弃弩之后就伸手握住了在战前就插在面前的刀柄。

    直至此时,后半条军令才经过袍泽之口传了过来:

    “横刀!”

    “横刀!”

    横刀自鞘而出,六百条雪练在飞鸟府的土地上绽放,似白鸟振翅而飞,又似白雪自平地扬起绽放光华。

    雪亮的刀光在赤色唐服军阵中亮起,一时间有了妖娆夺命之美感。

    远方的倭将看得呆了,他从未想到,利刃切透肌骨竟可以这般顺滑,几乎本能便用倭语继续大喊:

    “拿把刀献上来!”

    但他丝毫没有留意到的是,被这些横刀利刃所指着的最前列倭军们,士气已然溃了。

    武器的差距,甲胄的分别,身高的劣势,再加上玩闹般的命令,使得与唐军接战的倭军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去迎接这支未知敌人的利刃,运气好一时未死的还能往前仆两步,倒下之前用手中磨过尖头的木棍朝着唐军奋力一戳,然后用生命最后一瞬看着那木棍被甲胄崩的粉碎。

    前面的想往后退,后面的想往前推搡。

    神胆俱丧者仓皇回首,利欲熏心者奋力向前。

    浪头回卷与后方互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