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窃窃私言,那边文武也多兴奋难掩。

    “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知,以这南宋为镜,则见昏君危殆之盛也。”

    魏征也叹,本以为若论为君之昏聩亡国难有出炀帝之右者,但如今看来还是真真保守了一些。

    贞观君臣本就对诗词文赋相当熟悉,兼之此前看后世所说盛唐事捎带了解了不少唐诗,但此刻看这《读史》所觉又完全不同。

    “先读沁园春,再读此赋,几有岁月飞逝之感。”

    “虽诵读起来不如那李白壮诗上口,但若论着眼之高度,读尽前朝史也未有近者。”

    房玄龄对这辞赋堪称是爱不释手,读过之后仔细揣摩了一番反倒又有颇多不解:

    “只是这辞赋较之此前要晦涩许多。”

    对这个判断,贞观文武也是俱认同。

    当然大体上还是能通过上古的燧人氏故事以及后辈说过不止一次的冶铁之别,来大概明了上阙所言。

    而那下半部所写他们虽未必同意,但最终六字所慨叹,对房杜魏等人来说其中滋味反倒是尤有胜之。

    李靖甚至当场自己起了个调子试着唱了一下,虽不是很满意但也将其中壮意勾起来不少,最终拍着椅子扶手大笑:

    “歌未竟,歌未竟!”

    “我唐武士尚能驭马,西极道万里之言尚未成真。”

    “唐歌未竟!”

    ……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赵普自然知晓李贺所写的典故:

    “三皇五帝神圣事,竟成迷魂也。”

    赵普此时的感觉还是有一丢丢复杂的。

    能与那昭烈太宗联系,自然便难免将此事与唐初汉末作比。

    在这样的心态下,最近屡屡听闻两宋多丑事就难免气短。

    好嘛,结果现在倒也没有必要气短了,毕竟在后世看来大家都差不多,俱是“骗了无涯过客”。

    唯一值得欣慰的大概就是这岳飞与那造反的百姓给宋留了一些颜面。

    但想想若是说将起来便是:

    “我宋虽疆域武德不如汉唐,但论造反的水平远胜汉唐尤甚”

    似乎也非是寻常人能说出来的话。

    “这摩尼法,前唐灭之不绝而于我宋又兴?”

    赵匡胤琢磨起来顿感头痛,他开宋之初便明文禁止说陈天命,怕的便是这等别有用心之辈。

    结果看起来这最终参与造反的门教反倒是更多了。

    “此事易尔,效唐武之事便是,借用唐玄宗称其邪见为由,敕天下杀摩尼师,严加禁断。”

    赵匡胤一低头就撞上弟弟那满含期待的眼神,其中想要效力修好之意简直不要太明显。

    可惜赵宋官家完全不吃这一套,甚至将旧账记得清清楚楚:

    “若非你在俺崩亡后捏造谶纬神鬼说,这等不事生产之辈如何得势?”

    “此番倒好,俺不喜你便要将此辈杀尽……则平以为如何?”

    赵普拱了拱手:

    “晋王无耻。”

    “此外,臣之所见与晋王完全相反,只需加以管束令民向善足矣。”

    “先贤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今需说,民若知礼知荣,则见谶纬神鬼而自远也。”

    赵匡胤不置可否,但终归还是点了点头。

    此时光幕也逐渐暗淡了下来。

    刘翰顿时便见到官家的脸上多了几分急切之色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