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罗马远在万里之外,朕难动身,只要我唐有使能至彼处,能将那地中海之风貌绘于纸上让朕一观,便足矣。”

    阎氏兄弟正在对着光幕往手里那西起地中海东至倭国岛的宽广地图增添细节,闻言不由得对视一眼,皆有一点点心动。

    最终李世民也是洒然道:

    “宜开海疆树千年之基业,不可自满学那带明而锁骨关!”

    虽不知那后辈是何地口音称大为带,但念了两次之后,大唐国君表示……还挺好玩儿的。

    这么一说倒是让长孙皇后略有一些可惜:

    “当时就应该请玄奘法师在长安多留一些时日。”

    “好与阎监作学一些丹青之术,好留一些天竺风貌。”

    “咱们这后辈曾说,这后印度察其史还需去翻看玄奘法师的游记,可见是国史亦也断绝,可怜得紧。”

    这个感叹倒是令李世民心里骤然跳出来一个想法,然后一扭头便对上了阎氏兄弟那忐忑的眼神,于是赶忙安慰道:

    “朕如何会令汝等西行?且汝等亦不必说自请之语,朕必然不准。”

    于是两兄弟此前的八分忐忑和两分心动变成了十成十的哭笑不得。

    但阎立本琢磨了一下长孙皇后所说,心中也骤然有了一個想法翻腾:

    何止那天竺国的后世不知其如今风貌?

    看后世汉儿对那《清明上河图》之推崇、对《张议潮出行图》之研究。

    可知大唐眼下司空见惯的州县之景和唐军风貌,皆为后世难知也。

    既如此,何不再多培养一些可作工笔之人,效仿大明国的《永乐大典》编撰出一部能见唐之风貌的图册?

    此想法,定然可行也!

    【成吉思汗结束西征返回漠北之后,首先面对的就是西夏国的反叛。

    这句话一开始读起来是有点奇怪的,因为蒙古和西夏双方的力量对比不说相差悬殊吧,也就差不多等于唐太宗打汉殇帝,西夏怎么敢的?

    但其实扒一下辽宋金三国历史就不难发现,实在是蒙古来了之后西夏的日子太苦了。

    以往的宋辽对峙或者是宋金对峙的时候,西夏夹在其中就突出一个左右逢源。

    只要你膝盖够软,称臣足够诚恳,礼数上足够周到,西夏就可以相安无事。

    不止如此,宋朝这个傻大户还很舍得撒币,说两句好话就有源源不断的岁币丝绸粮食茶叶可以拿,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坦,简直是实实在在的罗马跪族。

    但后来给蒙古称臣之后,日子就开始不对味儿了起来。

    蒙古的对外战争,无论是伐金、讨西辽,还是征讨花剌子模,蒙古对西夏那是既要钱粮又要兵马。

    但等到蒙古战胜之后,分战利品环节又跟西夏没有半毛钱关系,几乎就跟现在的付费上班差不多。

    罗马跪族变成了骡马跪族,西夏受不了了。

    于是在蒙古忙着南下印度北越高加索的时候,西夏做出了决定:

    联金抗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