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了一下道:

    “后世称其很难是被雷劈死……莫非后世真如的军师所说,对那亮闪不过须臾的雷电亦有研究,引雷化电驯以作灯?”

    对后世风景当中那随处可见的灯光,刘备羡慕得很,很是想要亲眼一睹。

    但无奈军师也曾郑重说过,引雷化电这个只是猜想,甚至对验证方法都还没头绪。

    哦不对,也不能说没有头绪,孔明翻遍了古籍记载,说雷雨交加时,旷野孤树常能引雷,山巅阁楼也能引雷。

    据此推之,若是有人负甲骑马在雷雨交加时于旷野奔行,或是立孤木,皆能引雷,但怎么存住雷电才是最毫无头绪的问题。

    三弟倒是跃跃欲试,但被刘备一巴掌拍回去了。

    几人低声商讨了一下还是无果,于是刘备转而注意起这个名字:

    “葡萄牙人……这个似是那个侵掠大明的国家?”

    孔明过目不忘,点点头娓娓道来道:

    “其人善造船,有名为盖伦船,月英已在长安设坊,造稚童大小的盖伦船查究其原理。”

    “且若是以按历史来算之,便是这葡萄牙开西方侵掠中国之始。”

    “以历法算之,那葡萄牙舰队入南溟,乃是此人之后两百余年。”

    两百余年很长,足够容下那魏晋还犹有余之。

    两百余年又很短,无论汉唐明,甚至这南北宋之国祚都要长于这个时间。

    最终刘备还是摇摇头道:

    “我等此时,若要西行,只需面对那罗马变局,唐长我等四百余年,倒是需及时预也。”

    孔明挑挑眉毛,觉得这个说法略微牵强了一点,若他记得不错的话,那唐初时,地中海东西两侧能称大国者也就东罗马帝国和法兰克帝国,还见不着葡萄牙的影子呢。

    不过早早提醒也不是坏事,所以还是点了点头。

    〖刘备:二凤陛下,孔明谓我称那葡萄牙从派使至领舰队东侵,前后不足三百年,国之兴亡,三百年如乎一臾,需以此为警也。〗

    甘露殿中,李世民略有不服:

    “武侯怎么不亲自与朕说?”

    杜如晦与房玄龄无奈对视一眼:

    您此前次次皆言武侯,也无怪乎昭烈帝代传了。

    不过房玄龄也还是肃容道:

    “武侯所说不错,想那耶律大石两百骑西逃,便可威震中亚缔强国。”

    “如今我唐与那后世史多不同也,说不得西逃者亦有类似耶律大石之雄主,隐忍百年如那铁木真一般倒卷征挞东西。”

    “故而即便复西域,亦不可满也。”

    李世民顿时无奈:

    “朕如何不能知?且西域如今能称患者唯突厥。”

    “反倒是辽东南洋,更需耗费心思,难自满也。”

    ……

    坤宁宫里的明天子自是记得铁木真身死时间的。

    当下埋头一算:

    “那铁木真死后二三十年,再往后推两百余年……那不就是咱大明开国百余年后?”

    “这顶着昭烈帝名字说的话,岂不就是在说咱大明建国百年便需面对一个叫葡萄的西国侵夺?”

    “贼寇自西,从海上而来?”

    短短时间内,朱元璋心神巨震,甚至生出一股提斧头将这东西剁碎扔御膳房灶台里的冲动。

    但身为天子,而且接受了寇从海上至的假设,如今自不会当那掩耳盗铃之人,于是也猜想道:

    “莫非这是昭烈帝和诸葛武侯显灵,念在咱驱除胡元功绩,故而警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