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更加寂静了。专业的事情,其实还是专业的人更明白。虽然国内外不乏对ITRE的吹捧,国内也不乏有诸多媒体对EAST的每一次成果的欢呼雀跃,花好朵好,似乎可控核聚变实现真正掌控就在眼前···

    但是,真正从事于这一领域工作的诸位院士学者,则是相对要谨慎的多。

    因为很多东西,在外行看来或许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但对于内行而言,甚至连阶段性的成果都不能算的。他们甚至早就不发有人悲哀感叹,多少年还是在以秒做单位的托卡马克装置,可能是一条无法走通的绝路。

    “吴总更看好仿星器装置?”沉寂了好一会儿,西南研究院的贺院士率先开口,他得了老师隐晦提醒,本次聚变项目负责人可能会超出他的预料,但是,老师点明他,要相信上面,不会在这样严肃的事情上面开玩笑,必要时,务必要代表支持上面的决策。

    直至现在,他才算真正明白,老师的点拨究竟为何,一则是项目负责人,超出常人所料,二则是,上面支持立项的工程选择,再次超出他们的预料范围。竟然要放弃多年耕耘的托卡马克装置,改换仿星器装置!

    这也就是代表着,上面放弃了对之前诺大的科研投注,不惜沉没成本!能让上面这样不惜代价支持,是不是,上面也更看好仿星器装置?或者说是更看好提出这种提议的吴桐呢?那么,能让上面这样倾力支持,吴总所代表的份量,可能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重!

    是以,贺院士在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已然带上了敬称。把吴桐,放在与他们同等的位置。本身,吴桐虽然年轻,但是的确是与他们位置平等,今年新晋增选的科学院院士,说句不客气的,吴桐在数学界的份量,比他们都更加重。

    不只是贺院士想到了这点儿,嗅觉灵敏,反应快的,这会儿,心里都不约而同有了类似的思量,熟识的几位大拿,目光互相交汇,转而又把探寻的目光再次聚拢在吴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