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在杨若谦回顾这个季度挣扎失败的经历后,他打算等下就抽个时间到《流浪蓝星2》剧组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添上什么乱。

    但他还没有开始动作,手机上就收到了一条消息。

    那是一个沉寂了有一段时间的群。

    “金像基石奖组委会”!

    看到这个群发来了消息,杨若谦愣了一下,看了眼手机日期,确定现在的时间还停留在第一季度,不是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了时间穿越。

    “这才第一季度,组委会给我发消息干什么?”杨若谦有些莫名其妙,“选年度最佳和年度最烂不是年底才能进行吗?”

    一整年的时间都还没有过去,电影都还有不知道多少没有上映,这种情况怎么评一个“最”出来?

    打开手机,杨若谦直接把自己的疑惑发了过去。

    很快,组委会那边回复道:“杨总,国内市场上架的电影太多了,而且我们之前评定最佳最差的方式,是所有评委进行讨论投票,最后共同出具一份评价报告。”

    “但仔细思考之后,我们觉得这种方式不太可行。并不是不够专业,不够有说服力,而是不够量化具体。专业的报告,只有其他同样专业的人士才能看得懂,很多只是电影爱好者的观众,其实电影看的再多,也未必看的下去我们出具的报告。”

    杨若谦坐在办公室里轻轻点头:“所以你们打算怎么改良呢?”

    组委会说的这话并没有问题——至少杨若谦本人在之前报告的时候,看了三行就跑了。

    连作为集团老板,组委会最大顶头上司的杨总都这样,更何况只是想放松心情娱乐娱乐的观众?

    其实金像基石奖的颁奖现场,已经十分娱乐化,观众都愿意点进来看,特别是看谁会获得年度最烂。

    当时“金拖把奖”颁发的时候,收视率才处于顶峰。

    不过那时候所有人都铆足一股劲,希望把这个奖做成所有人都认可的奖项,所以在整个流程上,包括纸面报告上,都是非常严肃的。

    现在看起来,他们好像想稍微做出一些改变?

    组委会负责人直接说道:“杨总,我们打算让整个报告更加直观一些,包括颁奖现场颁奖的时候,也会给出更直观的各项数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神神秘秘宣布完获奖者之后,就进入恭喜环节。”

    杨若谦还挺感兴趣:“你们打算怎么样报告看起来更直观?”

    “之前是组委会联合出具一份签署了所有人名字的报告。这次我们打算稍微改变一下方式,用评分的形式,解构一部电影获得最佳的原因,而这个评分有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会由我们组委会成员进行单独评分,最后加权变成总分数。”

    “在这每个评分后面,才会有每个评委各自的专业意见。”

    “……”

    说白了,就是把原本专业的报告,拆分为两个部份。

    一个是用数字量化的“分数”,而分数背后,才是之前那样,最专业的,给业内人看的报告。

    也就是说,组委会决定把颁奖在不影响专业性的情况下,再进行一次娱乐化的改造。

    有人看不懂那一份份专业报告,但总不至于看不懂数字吧?

    你让观众们从最专业的角度分析一部电影的一二三四,他们可能分析不出来。可基于一个消费者的视角,让他们给自己的观影体验打个分,这个是可以做到的。

    要是想要更加深究这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这个数字是由哪些评委基于什么理由打出的,可以去看这个数字背后的报告。

    如此一来,观众的参与度变高了,对电影为什么能获奖也可以有一个更加量化的认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