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甫满意的点点头,敲了敲桌案说道:“把你官身的证明文书放这里就可以了。本相事情还很多,就不陪你闲聊了,去吧。”

    看到方重勇还没动,他疑惑问道:“你还有什么事么?”

    “回右相,某想辞官后读书,然后考科举。不知道现在报名,还来不来得及?”

    方重勇小心翼翼的问道。

    听到这话,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李林甫,都被这位已经做到四品边镇刺史的蠢萌问题,问得一脸震惊骇然!

    但凡官宦之家的子弟,只怕六七岁的小儿都不会问如此无知的问题。

    有渠道直接做官的不会问,没渠道直接做官的,懂事开始便已经刻苦攻读,准备一路过关斩将考进士,又怎么会连科举基本规则都不明白呢。

    “你是说,你想卸任刺史官职后,再来考科举,对吧?”

    李林甫若有所思,想了一会,他铺开大纸,提笔写了一封介绍信,然后折起来交给方重勇说道:

    “现在报名科举,肯定来不及了,圣人寿辰后马上就要开进士科考试。

    本相听闻你从前入崇文馆未成不知道何故退学,所以现在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不过这件事也好办。

    你拿着这封信去找礼部尚书,他会想办法让你入国子监。

    而你进入国子监后,便直接去国子监祭酒那里去办理毕业手续,拿到参与科举的资格便好,不必节外生枝。”

    这么随意的么?

    看李林甫说得轻描淡写的,显然是没把科举当回事。方重勇接过这封墨迹都没干透的介绍信,心中大为震撼!

    原来真正的权贵,一天就能搞定从国子监入学到毕业的全部流程,并拿到科举资格。

    而普通寒门,首先要在当地学校读书,获得学校推荐参与州试。每年科举,一个州根据等级不一样,会产生2-4名生员名额,州试后被推荐参加长安等地举办的科考。

    注意,这只是参加考试的资格!

    而国子监毕业的人,则自动获得参加科考的资格,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为不平等的地域歧视。

    崇文馆与弘文馆等机构,不但毕业生可以直接参加进士科,而且天子还经常会开“专科”,专门从这些毕业生里面选拔人才。

    类似方重勇前世一个萝卜一个坑,定点招生。当然了,这些人的官场前景还是不如进士科。

    但是这些人跟真正的权贵比,又全都是弟弟!

    真正的权贵走完流程只需要一天,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到国子监之类的机构里面去学习!

    更诡异的是,李林甫居然没有询问方重勇为什么好好的四品官不当,要回过头去考科举!

    方重勇觉得,这或许就是大唐右相的不凡之处吧。

    拿到了想要的,方重勇将自己的官身证明交给李林甫,谦恭拜谢后离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林甫面露神秘微笑,拿着这份官身证明看了又看,随即将其放入对应的柜子里存档。

    这些细碎活计,本不应该由他来办的,只是搞不懂为何他要支开吏部办差的官员,亲自来这里办这件“小事”。

    “方重勇真是个妙人啊,不枉费本相花了十天去想这一套官职的组合。

    做官不想做,回头还要来考科举,这件事可得跟圣人商议一下。

    方全忠之子,王忠嗣之婿,前任沙州刺史,甘州刺史,凉州州府参军,实际考评五年来全是上上。这样的前任官员若是科举不中,那科举岂非儿戏?”

    李林甫自言自语说道,随即陷入沉思之中。

    很多事情,他都是一开始不觉得如何,越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