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方重勇来办这个事情,肯定精细得多。

    什么劳务派遣要搞起来,绩效考核也要搞起来,白干个三五年就能给关中户籍什么的也要安排上。要什么路子没有啊,还非得把奴隶逼得造反。

    邠州那边官吏真是纯纯一帮狗脑子。

    挖得多就拿得多嘛,像奴隶一般压榨,做事就不可能有什么积极性。

    最后那些契丹人干得少又没得吃,官府也没捞到多少煤炭,这属于典型的双输!抱着个金母鸡都不知道怎么下蛋,一帮蠢货!

    方重勇在心中吐槽了一下邠州那帮鸟人,将手中的信件放到一边说道:

    “这件事短期看对我们影响不大,但长期的恶劣影响不能忽视。圣人将来可能会更猜忌,更多疑,下手也会更狠,你们都要有心理准备啊。

    狡兔死,走狗烹。

    平定西域之日,便是我等被圣人重新安置,明升暗降之时。一个不小心还会有性命之忧。

    诸位都有心理准备了么?”

    方重勇环顾众人询问道,这话其实已经说得相当露骨了。

    事实上,无论是银枪孝节军也好,还是河西边军也好,这些军队里面的主将,也都是考虑过基哥身后事问题的。

    没有谁是纯纯的大冤种。

    因为有个事实是明摆着的,谁都知道,大唐边军的构架,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不可能大改。

    甚至不排除裁军!

    也就是说,现在边军的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可能再增加了。必须下去一个,才能上来一个。

    那么谁下去,谁上来呢?

    这个问题,需要问一个国家和一个人。

    所谓的国家是吐蕃,所说的人是基哥,他们二者可以决定大唐边将的去留与升迁。

    打吐蕃立功升迁,或者走基哥的圣眷获得升迁,两条路都挺悬的。

    这也是银枪孝节军现在为什么吃香的原因:天子亲军,又是精锐,离天子更近就意味着,得到升迁的机会更多。

    在地方边镇,某人就算是能手撕老虎又如何呢?没有节度使往上推荐,或者赏识提拔,那么这个人就只能一辈子在山林里跟老虎玩摔跤!

    你要立军功,那也得有军功才行啊!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而基哥已经六十多了,这让所有边将都要不自觉的朝着本镇节度使靠拢。因为比起随时都有可能驾崩嗝屁的皇帝,还是天天见面的节度使更靠得住!

    别说方重勇现在是在给自己的铁杆亲信说事,就算他把赤水军高层召集起来,搞一套相同意思的隐晦说辞,也同样一点毛病都没有!

    “方节帅,车到山前必有路。圣人有圣旨,边镇也有边镇的应对办法。

    比如说,吐蕃人来袭,圣人就没法轻易更换节度使。

    吐蕃人不动,我们可以逼他们动起来。”

    新投靠过来不久的张通儒,不动声色劝说道。

    “养寇自重那一套么?”

    方重勇自言自语了一句,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某觉得,方节帅可能想得有点远。如今大唐民间乱象初现,将来未必能给圣人机会作妖。

    只要方节帅抓住了银枪孝节军,那么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带着面具的段秀实开口说道。

    方重勇忍不住多看了这位“面具男”一眼,不得不说,这句话说得还真踏马的精准啊!

    其实他今天只是给自己的亲信打打预防针,事情没有他说的那样紧迫。

    段秀实认为大唐已经开始有乱象了,这或许跟他在沙州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