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必须得有粮食交接的“文书”,才能办这个!

    平心而论,官府有自己的考量,并且理由充分。

    当初借给你们交子的时候,是签了契约书的。现在秋收了,按契约书办事就好了,该什么价就是什么价,现在你们想按市价来还债,明摆着是违反了契约,你们这群刁民是想造反么?

    可是农民和某些地主也有话说啊。

    我这粮食拿到长安城里面去卖,分分钟就能平账,还能多不少剩余的。我拿来为家里置办点物件,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难道不好么?

    我凭啥吃这个哑巴亏呢?

    利益在眼前,契约算个屁啊!那破纸擦屁股都嫌硬!

    你说契约什么的,反正我就一句话:不听!不听!我就不听!

    似乎有人在暗中怂恿一样,关中各地农民成群结队的在本地府衙、县衙门前请愿,日日静坐,要求朝廷允许他们在长安市集上将粮食售卖,然后再将得来的长安交子用以偿还青苗贷!

    不同意的话,他们就不让本地官府正常办公!

    这些人拦又拦不住,劝又劝不走,甚至还有很多本地的大户,悄悄在其中推波助澜!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很多大户都暗中谋划好了,只要朝廷肯开这个口子,他们就可以在长安城内低价收购拿下现在狗都不要的长安交子,再用这些交子,从自耕农那边“高价”购买粮食,让这些人拿着长安交子去还青苗贷。

    这等于是本地大户和农民一起薅官府的羊毛。朝廷吃了亏,大户们当了好人,何乐不为呢?

    一时间关中各地群情汹涌,居然还出现了农民组织起来,冲击县衙的咄咄怪事。

    在华清宫的基哥,听说了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以后,破口大骂那些闹事的农民忘恩负义,不识抬举!可一时之间,他也想不到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除了派兵镇压以外,似乎也没有其他的好方法了。

    毕竟这涉及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几十贯在权贵眼里就是一顿饭钱,可是在农民眼中,这些钱可以是几年的花销。

    官府说不要就不要啊?

    平时很“讲理”的百姓,现在突然“不讲理”起来了,明明是他们不守契约嘛!

    基哥心中充满了烦躁,寿宴又在眼前,他根本就无心政务,于是就将这个包袱抛给右相李林甫了!

    现在基哥的日子是过一天就算一天,他压根就不想花心思去处理这些烦心事。那些刁民们不守契约,他们还有道理了?

    基哥给李林甫下了死命令:今年秋收,一定不能出乱子,不管是用什么办法!若是出了乱子,到时候你这右相也别干了!

    李林甫得到消息以后,也是一脸懵逼。

    这“青苗法”刚刚出台的时候,确实反响极好。农民们拿着低息贷款,在各地官府的监督与协调下,购买农具、种粮等必需品。此举让关中地区的经济更加繁荣了。

    有钱,就能拉动消费。有了消费,就能制造繁荣。

    这个道理李林甫明白,但他不明白的是,长安交子贬值太快了!快到政策已经跟不上变化!

    当初的政策蜜糖,如今反过来成为了政策砒霜。得了便宜的农民们,现在要他们吃亏履行契约,结果这些人彻底不干了!

    无奈之下,李林甫只得将户部交子司的司曹刘晏叫来商议对策。

    “如今群情汹涌,本相亦是束手无策,敢问刘司曹有何良策呢?

    太府尹杨慎矜是指望不上了,本相对你寄予厚望。”

    平康坊的李林甫宅院某个小书房内,李林甫笑眯眯的看着刘晏询问道,亲自给对方煮茶。让刘晏一脸受宠若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