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如果从西域回到长安以后,才发现自己被打压了,那他完全是连基本的为官经验都欠缺。

    简单的说,人设都崩了。

    正因为小方考虑到一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才必须要搞点事情。

    这是在展现统战价值。你有搞事情的能力,才会有盟友过来向你靠拢。

    官场上没有谁会喜欢跟废物打交道。

    所以即使没有白露之变,也会有别的,丘八们是一定会闹事的。

    长安禁军里面有神策军和银枪孝节军,天无二日,只能有一个是核心,这是隐藏在水面下,没有点破的矛盾冲突。

    银枪孝节军是在西域大放异彩,打得很猛,但是长安那些当官的没看见啊!

    这样的例子,其实生活中遍地都是吧?比如说泾原兵变,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那还是安史之乱打满全场的功勋部队呢。

    说白了,小方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基哥,以及长安的权贵们秀一秀肌肉而已。

    是秀肌肉,不是让别人认为他是疯子,这里面,有一个手腕的问题。

    很多无法理解的剧情,需要结合整本书的历史进程来看,这样就会特别好理解。

    在小方心中,“建制派”路线,是一条死路。大唐下一位皇帝,是不可能正常继位的,这个无论发生什么,过程如何,结果都是定局。

    所以,朝臣如何,中枢如何,文官如何想,不重要。现在就是混上个宰相都没用,丘八砍一刀就死了。

    谁握着刀子,谁的刀子更快,谁就能在巨变来临的时候,掌握先机。

    这是作为后来人“先知先觉”的隐形金手指。

    简单的说,就是小方已经看到大唐这条船要沉了,开始准备救生船。但是其他那些人,包括李适之什么的,都还在争这艘船头等舱的位置。

    基哥感觉银枪孝节军离开身边太久,施恩不够,所以要用权术手段,恩威并施解决。

    李适之等朝臣,跟银枪孝节军没有打过交道,但是他们身后的关中世家大族,已经渗透到神策军里面了。打压银枪孝节军是必然。

    再掺杂进去一些私人恩怨,让事情越来越离谱。

    而小方,也是要向银枪孝节军的丘八们证明,他才是那个说一不二的老大。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博弈。

    李适之是借势压人,基哥是借力打力,而小方则更干脆,直接掀桌子了!

    为什么掀桌子,因为他要证明自己的“统战价值”!

    你是不是死忠,没有那么重要,关键还是在于“能不能打”。

    能打,伱就是爷。历史上基哥知道安禄山准备谋反,依然让他压着西军,就是如此。

    禁军本身就跟边军不是一个体系,是跟皇帝关系更近一步的军队,基哥的选择很少。这一波基哥心中确实是不爽的,但是他没有其他办法。

    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就算要反攻倒算,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这里我就不剧透了。

    白露之变,对于小方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政治财富,属于是立言立信。有这个标尺在,以后做什么,都会有丘八一呼百应,都会有人拉拢合作。

    而打败了神策军,则争取到了禁军“首席”的位置。在秩序尚未崩坏之前,摄取了更多的政治筹码。

    这些剧情,需要好好体会一下,不单纯是给你们看乐子,前后文联系很紧密。

    最后,要掀桌子,也要有掀桌子的手段,以及善后的本事。

    这也是人设的一部分。

    小方只是掀桌子,不接受基哥和李适之等人的游戏规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