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四方方的鼎状炉,底下带座,两边有耳,专业术语叫“马槽炉”。

    但是外观很逆天,东西应该是放在阳光底下拍的,炉子外面都反光了,可以看到太阳,张扬怀疑能当镜子用。

    【这是刚做出来的吧,还没来得及做旧】

    【不锈钢的】

    【很明显是铜炉没包浆,就像人没穿衣服一样】

    “老师,您帮忙看看,这个东西是老的吗?”

    “他们说是李曲江款的。”

    宝友展示了一下炉子的底面,确实用篆书写着“李曲江制”四个大字,样式古朴,很像老物件儿。

    张扬看到这个款,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

    “来,宝友,你拿远一点,我看看整体的造型。”

    “有没有哪里不是这种金属光泽的,我看看。”

    半分钟后,张扬一脸凝重的点了点头。

    “宝友,你这确实是明代的一个马槽炉,东西没问题。你这个是从哪来得来的?”

    明清的铜炉和其他金属器不同,一般都是有传承的,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很少进墓。

    所以铜炉圈子也有句话,叫“铜炉没有漏可捡”。

    “这是我爷爷以前收藏的,分给了我们几个孙子。”

    “我很好奇,它的包浆呢?”张扬很想笑,但是忍住了。

    怕宝友不懂,他还解释了一下:“就是这东西表面,原本那一层黄黄的东西,铜的氧化层。”

    “那层皮啊,我觉得有点难看,就给洗了。”

    宝友说着,还把铜炉拿在手里转动了一下,好像在炫耀他洗的有多干净。

    “牛比!”张扬一边说,一边竖了个大拇指。

    【洗包浆?天才啊!】

    【我玩炉子的,要被这人气死了】

    【几百年的包浆,说洗就洗,什么家庭啊】

    【这人完完全全的外行,纯纯的伞兵】

    “老师,这个难道不能洗吗?”

    宝友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他好像干了一件蠢事。

    “可以洗啊,就是价值除以一百罢了。”张扬礼貌的答道。

    古玩古玩,历史痕迹被洗掉,“古”没了,也就完了。

    “那这个,本来值多少钱?”宝友还不死心。

    好像价格低,他就不会心疼了。

    “明末到清代的铜炉,估价很难,我只能给您一个参考价。”

    张扬对着镜头竖起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晃了晃。

    “二十万?”

    “两百万!”张扬继续微笑。

    他知道,某人要欲哭无泪了。

    “卧槽,这么贵!”宝友大叫一声。

    他的摄像头晃动了一下,最后对准了炉子底下的款。

    “老师,这个李曲江是个什么名人吗?我在网上没查到他啊。”

    “不是名人。”张扬摇摇头:“但是这个款,是有名的私款。”

    “有一位文玩大家,对文博行业有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王世襄,国内研究明代古家具的第一人。”

    “他收藏了很多明清的铜炉,国内玩炉子的这批人,很多都是学他的。”

    “王老先生的个人珍藏里,就有两件李曲江款的炉子,其中一件,在十年前的香江拍卖会上,成交价就已经过千万了。”

    “你这个没有名人加持,卖个两百万算低的;要是找个名气大的圈内人过一遍手,拍出个一千万也不奇怪。”

    “当然,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