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更不可能了。”

    张扬摆摆手,把笔筒放了下来:

    “黄花梨不是这样的纹路,而且这么粗的黄花梨,没有人会把中间掏空。”

    “管它什么材料呢,专家你快帮我看看这东西值多少钱,就行了。”

    大姐的语气,给人一种在当铺当东西的感觉。

    张扬鉴宝这么久,第一见有人比自己还不耐烦。

    偏偏这还是件好东西。

    “光绪年间的黄杨木雕。”张扬简短的答道。

    “价格呢?能卖多少钱?”大姐催促道。

    “没有这香水味,恢复它本来面目的话,起码能卖六万……”

    张扬话音未落,突然看见一个穿着运动背心的中年男子,一路挤到了队伍前面。

    上来二话不说,扯着鉴宝大姐的胳膊,让她的身体旋转了个一百八十度。

    接着抡圆了胳膊,“啪”的一个大嘴巴子,招呼了上去。

    大姐挨了一巴掌,又没站稳,一个踉跄,直接坐在了地上。

    看到这一幕,在场所有人都浮现出一个想法:

    刺激!这下有热闹看了!

    不光排队的人纷纷给这对男女腾地方,张扬更是直接起身,退到了海报墙前面。

    但是预想中的场景没有出现,男人整理了一下衣服,从裤兜里掏出金丝眼镜戴上,走到了张扬面前:

    “这位专家,不好意思啊,这是我父亲的收藏。”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东西没问题,光绪年间的黄杨木雕。但是这里是公共场合,你们这是?”

    张扬眼神瞟了一下坐在地上,正伏地痛哭的大姐。

    现在要如何收场呢?

    “没事,我去找警察说明情况。”

    男人非常专业的双手托起那件木雕的笔筒,看都没看地上的大姐一眼,径直迎着正往这边过来的民警走去。

    ……

    “老师,刚才那对男女,一看就是外地人,我们盛海本地人是没有这么粗鲁的。”

    下一位上来的老太太,边往外藏品,边给张扬解释。

    张扬当然不会回应这种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老太太慢悠悠的把盒子里的东西取出来了,是一只猪。

    准确的说,是一只蹲坐在地上的陶制野猪雕像。

    这只猪非常胖,蹲坐在方形的台子上,肚子已经垂到了地面。

    脊背上长着立起来的刚毛,鼻子又小又尖,和现代的家猪有很明显的区别。

    张扬看到东西的第一眼,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个念头:

    什么情况,又来?

    这件东西,他记忆太深刻了,海林博物馆里绝对也有。

    造型几乎一模一样。

    这种蹲坐在方形陶板上的陶猪,是很典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陪葬品。

    博物馆里那件,经过张扬鉴定,是北魏的。

    老太太这件,是今年的。

    和刚才那件仿造的印章生产时间一样。

    “阿姨,您这件藏品,是从何而来啊?”

    “这类器物,可是陪葬品啊,这表面的土,看起来应该没挖出来多久。”

    “祖传的。”老太太乐呵呵的告诉张扬:“这件宝贝,从我记事起,就一直放在家里。”

    “您今年贵庚?”

    “我65了。”

    “那这件东西,最多不超过65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