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在此回到馨儿房中,刘墨愁眉不展。

    “夫君…”馨儿看到他这表情,忍不住安慰起来,“馨儿只是一介女流,不懂政事。但馨儿觉得,世间之人,无非争一个利字。夫君你为什么要替他人考虑呢?”

    “替他人考虑?”刘墨心中一震。

    “对啊,你已是大夏朝封疆大吏,殿下他也授予你治理整个江浙省的权力。”馨儿道,“妾身想,夫君你不如…”

    我自己决定怎么搞?刘墨心想。

    关键问题是我也很为难,跟周朝结盟,如何面对六皇子?这家伙肯定会说我叛变!

    知遇之恩不管了,情面不讲了,跟他开打?

    不结盟,腹背受敌!

    (馨儿只是猜到了结盟,不知内幕,想让刘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不要替其他人考虑而已。当然,刘墨也不可能告诉她实情。)

    “天色已晚,早点休息吧!”刘墨宣布。

    这一夜,他不安地躺在床上,即便有馨儿不断安慰,也无法让他入眠。

    第二天凌晨,刘墨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修书一封,加急交于六皇子。

    行刺,结盟,这两件大事都告知你一声,要怎么搞,决定权交给你。

    接下来,刘墨领着杨易之等一众周朝使臣参观了建设中的新榕城。到了第四天,杨易之便前来辞行。

    周朝拜访大夏的行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仿佛目的仅仅就是亲自前来告知结盟一事。

    为此,刘墨也没多做挽留。

    杨易之离开前更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刘贤弟,尽快做出选择!”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刘墨心中无比清楚:两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避无可避。

    而他的猜测很快得到印证,不久之后,六皇子回信一封,信中提到:招募兵丁,广积粮,加固城墙,打造军备,以备随时到来的战争!

    “以备随时到来的战争...”这一段话刘墨反反复复地叨念了数遍。

    战争的车轮已经启动,无人可以阻止!

    可特么的老子的敌人会是谁?提前讲清楚行么?

    啥也不说,募兵令颁布下去。

    中国古代史中有三种兵制:世兵、募兵和征兵。

    所谓世兵制意思就是世代从军、军民分离。为了让军队有固定的兵源,大夏开国皇帝实行军民分治,建立军户世袭制度。

    户部将户籍分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校尉,有力士,弓、铺兵。匠有厨役,裁缝,马船之类。

    军人之家叫军户,主要承担兵役,而且军籍是世袭的,也就是说一朝入伍,终生为兵,父死子替,世代沿袭,简称世兵制。

    随着兵源的稳定,大夏朝便创建卫所军制。自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于是,世兵制的军士也全部编入卫所,任务有:守卫地方、屯田生产。

    守卫地方城池之兵称守军,屯田生产之兵称屯军。屯军在屯田上生产收获的粮食,既供给自己又供给守军。

    不过,时间一久,便会面临一个问题:军户逃亡或全家全死没人了。

    从大夏朝中期起,逃亡士兵越来越多,世兵制已不再适合实施了。征兵制成为补充兵员的主要手段。

    征兵制:大夏朝廷中期颁布的律法,规定按县大小分配征兵人数。

    到了卫光这一朝,律法规定:大县征集1000人,中县600人,富户不愿应征入伍的,可以出银子买名额,由官家代为招募。

    最后,募兵制:说白了,征兵是强迫式抓壮丁,募兵就是给钱,双方你情我愿。

    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