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担心梁国扛不住三国围殴,会早早的落败退场,不得不跟其他三国平分中州,那样就不符合楚国利益了。

    “陛下,臣听闻梁国有民八千万,举国开垦的良田,有十二亿亩,而其所养之军,至今不过四百万而已。”

    这时丞相孙思文,也开口提醒。

    陆渊闻言,瞬间恍然。

    确实,以梁国八千万的人口,如今供养四百万军队,也不过是二十人养一人罢了,远还未到极限。

    如果以当世较为主流,也就是既能保证兵员素质合格,又能保证后方生产的兵民比例,即三户出一兵来算。

    梁国的真正兵力极限,是五百二十万左右的大军。

    如今才不过四百万兵马而已,对方还有一百二十万的后备兵员,随时可以募集,并且保障这些兵员的素质战力不会下降。

    而梁国在南线,与楚国的边境,只是屯驻了八十万兵马。在东边和豫州霸主郑国的边境,也仅屯了四十万兵马。

    除去这南、东两线外,梁国足可以抽调出四百万大军,用来和魏赵徐三国交战。

    反倒是魏赵徐那边,此三国总人口相加,虽有一亿之数。

    理论上能够征募出的合格兵马,大约在七百万左右,足比梁国做了两百万人。

    可这三国在北境,皆面临着数千万从北域南迁的蛮人,或者其本州北边的敌国之民。

    为了防御这些敌人,三国哪个不得在自己北边放个百万兵马,同时在国内留下足够的后备兵力,用以应对随时会突发的变故动乱?

    所以看起来三国联合的实力,要远超过梁国。

    但扣除他们用以防御本国的兵马后。

    实际上能抽调出来,用到前线的兵马,其实也就和梁国差不多,两边都是四百万人左右。

    可梁国是一个势力,魏赵徐是三个势力,仅是一个齐心方面,就是三国联盟的致命弱点了。

    若从这方面来看,梁国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

    所以在开战初期,两边阵营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的态势,想要分出个胜负来,希望渺茫。

    甚至就算后面争锋之中,梁国失利,渐渐不敌,也没可能一下落败。

    当初周国都那般凄惨了,接连被四方围殴,精兵勐将在长久的战事中损失殆尽。

    最后不还是靠一帮老弱兵马,又撑了个十年。

    梁国底子比周国还厚,就算五百万精兵损失殆尽,剩下八千万人极限动员,照样可以拉出五百万人来。

    而且梁国境内,多平原水网,良田极多,产粮丰富,十二亿亩的良田,也养得起这么多大军。

    不至于像周国后期一样,会陷入饥荒的状态。

    就算这样还撑不住,以梁楚如今的关系,楚国也可以主动撤离边境兵马,解除梁国的南境压力。

    让梁国在长江沿线屯驻的八十万兵马,可以抽调出来,调往北边作战。

    再极端一点,楚国学着当初的梁国,把它当做北边屏障,像梁国扶持周国一样扶持梁国,也不是不可以做的。

    当然,以上这些,都还只是理论上的方法。

    实际情况下,事情未必会走到这一步。

    毕竟,魏赵徐三国,想消耗干净梁国的五百万精锐,五百万弱旅,灭亡这个青州霸主,也没那么容易。

    说不定这三国还没打败梁国前,它自己就因为北边蛮人的入侵,和南边无尽的战争,被拖的筋疲力尽。

    自个就先支撑不住,提前灭亡了呢?

    又或者梁国在损失了五百万精锐后,选择妥协,愿意让出地盘,和三国一起分享中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