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联络各乡镇的民团武装,让他们派人盯紧济州县城的动静。同时派人往东昌府和东平府求援,请求朝廷的支持,同时也向江西巡抚陈新甲求助。

    杨凌率部在济州城耽搁太久,已经错失良机。如果等到韩家军的援兵抵达,那时就算拿下济州也毫无意义,所以杨凌决定尽快北上回师辽阳,以策万全。

    济州的事情很快在江宁传播开来,百姓议论纷纷,韩明智败亡的消息让所有人震撼不已。

    韩明智身边的文武官吏们也傻眼,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韩明智连续三年攻克燕云十六州,竟然栽在杨凌手上。

    杨凌在济州待的时间太长,已经引起各级官员的忌惮。

    现在杨凌率部离开济州,官吏们立刻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要求杨凌继续驻守济州,他们愿意承担守卫济州的责任。

    杨凌哪有功夫陪他们玩?杨凌直接拒绝。韩明智已经死翘翘,他的威胁已经解除。

    “诸位,韩明智已经被俘虏,韩家军已经土崩瓦解,大伙儿没有必要再受韩明智控制。大伙儿可以趁着韩明智被俘,迅速投降,以换取朝廷的赦免。”杨凌朗声说道。

    杨凌这么说,官员们却不敢轻易表态。

    杨凌见状,冷哼道:“诸位放心,朝廷对于叛徒,从来不会手软。韩明智作恶多端,罪孽深重,朝廷绝不会饶恕他。如果大伙儿主动献城归顺,朝廷肯定会重赏,甚至可以保留职务。倘若大伙儿冥顽不灵,非要等韩家军的援兵赶来,那就等着被株连九族吧。”

    杨凌这番狠话让大部分官员都动摇。

    “卑职愿意献城归顺。”

    “卑职也愿意献城归顺!”

    “我也愿意献城归顺!”

    大量官员纷纷响应,愿意献城归顺。

    “好!既然大家识相,我便替朝廷答应大家的要求。本人愿意代朝廷收容大伙儿,大家跟我走吧。”杨凌朗声说道。

    “谢大人成全!”

    杨凌率部接管济州县城,把县衙里值钱的东西都搬空,然后组织百姓搬迁。

    由于济州城距离金陵较近,杨凌把济州城划分为两块区域,分别叫做济水和济河两条河。济州河的源头叫做济水,济水的两岸则分别叫做济水和济河。

    济州县衙设在济水旁边的济州城。济州城依靠河流修建,占地约五十顷,比临湘城大多数城池规模都大。济州河是从济水上溯形成,所以它被称作济水河。

    杨凌把济水河南岸改造成码头和农业区,准备把济州城建成大宋最繁荣的港口。

    济水河北岸则是济州城的粮仓,杨凌准备把粮食储存到这里。粮库里储满粮食之后,济水河北岸便会成为屯田区,屯田区将成为大宋的农贸中心。

    济州县的粮仓里囤积着大批粮食,杨凌先把济州县城的粮库腾出来,准备把济州的粮食运到临湘城,然后再把粮食转移到金墉城的粮库。

    当然,杨凌还准备把粮库修缮扩大,增加粮库的储存量。济州城粮食充足,这样才能够满足数百万灾民的需要。

    杨凌原以为,济州县城里还有不少韩家军的尸体和血迹,所以没有带太多的人马,只带着八千部队押送粮食。

    杨凌带着部队刚走,济州县的几位县丞、县尉和参将聚集到县衙商议。

    “这杨凌也太猖狂,我们这些老资格的县丞、县尉、参将,竟然被他当众训斥。咱们绝对不能让他骑到头上拉屎撒尿。”济州县丞王仁德气愤地说道。

    “没错,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啦,必须给他点颜色瞧瞧,让他知道咱们不是软柿子。”济州县丞李正远附和道。

    “你们想怎么办?”济州县丞韩文德问道。

    “我认为杨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