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的说理。

    在刘芳看完之后,其她老师也依次借阅,并都十分认可这篇文章能够拿满分。

    “就是标题,有点太UC了,跟正文不搭啊。”一位老师有些可惜的说。

    对此,吴文森解释道:“这个学生是怕阅卷老师认为他偏题,所以就强行扣题了。如果真让他当成写的话,题目里面肯定都不会沾‘未来’这两个字眼。”

    “对,而且题目歪了不是什么大问题。”刘芳也认可,并说道,“56分完全够。”

    “那就打56分?”那名负责阅这张卷的老师,问道。

    大家都点头,认为可以。

    不过吴文森没有表态。

    他拿过试卷,然后在上面写下一个红色的数字:57。

    其实57,就等于60了。

    学校平时月考不会判满分,但为了让这张试卷跟其它的高分卷作出区分,表明它的立意独此一档。

    这个57分,很能够说明问题。

    “要不,拆开看看名字。”一个老师相当好奇的怂恿。

    “这个不太好吧……”女老师微妙的看向吴文森。

    “没事,月考而已。下次七校联考更重要。”吴文森还是相当开明的说,“如果真是差班的学生,甚至还可以鼓励一下他,试着走这条路,参加一些作文比赛,或者征文投稿,也是挺有用的。现在不是还有一些学校搞文学的强坤计划吗。”

    十一中不需要学生保本科。

    他们只看一本率。

    而考不上的一本的学生,折腾其它方面,比如美术播音体育等等,只要有机会上一本,都可以尝试。

    对学生自己而言,也算是好事,毕竟大学毕业之后看学历,也是先看你的本科院校。

    一本,更能够唬人一些。

    “行,那我就拆开了。”

    既然语文组长都这样说,那她便照做了。然后,将密封线的订书针取下,揭开看了一下名字后,念道:“十八班陈源……”

    “不对呀?错了吧。”

    刘芳直接打断,相当确定的说:“他说自己写的是议论文,写的是未来和现在的关系……”

    说到这里,她又不确定了。

    然后,那名女老师将试卷抽出来,确认之后,说道:“确实,就是陈源的。”

    “我记得这个名字,打篮球很好的一个男生,但他不是十五班的吗?那天还代表十五班比赛。”

    “应该是十八班的,我听英文广播的时候就听到结尾,十八班陈源。哈哈,一个声音很好听的男孩子。”

    知道陈源名字的人哪怕是在老师之中,也不算少数。

    而这时,刘芳才突然明白,为什么自己经过他旁边的时候,他要翻试卷了。

    这是怕被自己看到啊!

    真是的,我不是说过十八班的学生都要写议论文吗?他怎么不当回事……

    这时,刘芳才明白原因。

    也是自己的责任。

    因为十八班太差了,跟十五班比不了,所以她就在十八班说了个暴论,考试时的那个文体限定对伱们来说应该是散文,记叙文,,文言文,诗歌除外。

    想要拿高分,只能写议论文。

    但是,她又觉得责任不全在自己。

    她恶意的猜测:陈源是不是把时间都浪费在作文上了,所以导致其它地方做得特别烂?

    “这张给我改吧,我把分数先算出来。”刘芳主动做起了不属于她的工作。

    而另外一个老师当然十分乐意的答应,交给她,并笑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