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不管是招募人才还是购买设备,亦或是资金方面都没有什么障碍。

    要搞芯片,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但是很显然,南山的芯片危机,来的比较曹阳想象的要早。

    “曹总,刚刚芯片贸易商跟我联系,说他们收到了英飞凌的通知,今后三年内不允许向南山售卖芯片,我觉得这个事情有点奇怪。”

    一大早,南山集团采购部部长苏明星就来到了曹阳的办公室。

    芯片这种东西,基本上都是独家买卖,垄断性很强。

    偏偏南山最近一年芯片的用量在不断的增加,苏明星也是一直担心会出问题。

    结果,担心什么,什么就会发生。

    果然墨菲定律很有道理啊。

    “英飞凌不允许他的代理商向南山出售芯片?”

    曹阳愣了一下。

    现在是2004年,不是2020年,更不是2023年。

    怎么芯片会出现供应问题?

    南山从英飞凌购买的芯片,并不是多么高端,多么先进的产品。

    事实上,车规级的芯片,本身对芯片的性能要求并不是很高,更加在乎的是稳定性。

    只有到了电动车时代,智能网联方面的零件,才对芯片的要求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这种情况下,英飞凌不允许代理商卖芯片给南山,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

    “是的,这个消息我已经确定了!”

    “虽然没有搞清楚原因,但是我觉得应该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其中使绊子。”

    “不过曹总您放心,短期内我们的供应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我们的芯片都是有库存的,也还可以在市场上通过其他的方式购买到一定数量的指定型号芯片。”

    “不过我担心这个事情慢慢发展下去之后,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苏明星这么一说,曹阳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南山这是又得罪人了?

    这么多年,有不少竞争对手使出了各种各样的招数来对付南山。

    现在一些材料的供应,是曹阳曾经碰到过的。

    但是限制芯片供应,这个问题是第一次遇见。

    别看芯片只是指甲头那么点大,哪怕是主控芯片,也就是两个手指头宽而已。

    但是这个玩意,国内现在还真是生产不了。

    整个华夏的乘用车,有一辆算一辆,只要是上面的芯片,全部都是进口的。

    一块例外的都找不出来!

    哪怕是到了2020年的时候,乘用车上99%的芯片,都还是进口或者是国际芯片巨头在华夏的工厂之中生产的。

    真正华夏本地芯片厂家生产的车规级芯片,需要等到华夏电动车快速发展起来之后,才慢慢的多了起来。

    什么地平线、芯驰科技和比亚迪半导体等公司,有了出头之日。

    “你跟销售部一起,立马安排人通过各个渠道调查,先搞清楚情况再说!”

    虽然苏明星说暂时芯片的供应没有问题,但是曹阳却是感受到了危机。

    南山的软肋,被人抓住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