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况变了。

    不是赫氏买不起,而是南山碳纤维更有性价比。

    就连空客和诺斯洛普·格鲁门这种美利坚巨头企业都找南山碳纤维购买材料了。

    它们一家德意志的汽车公司,还有什么必要坚持支持赫氏呢?

    “既然如此,那就先切换一半的碳纤维原材料给到南山碳纤维吧。”

    “不过在跟他们交易的时候,对于新车型的一些信息要注意保密。”

    “毕竟它们的兄弟企业星辰汽车是我们直接的竞争对手。”

    马赫特做这个决定,显然也不是一点顾虑都没有的。

    找竞争对手的关联企业买东西,肯定是会有一定风险的。

    “我们只是单纯的找它们订购原材料,材料是用在哪些零件、哪些车型上面,对方都是不知道的。”

    “所以基本上不需要担心信息泄密的风险。”

    到了这个地步了,依巴特肯定是要让老大放下顾虑。

    对于跑车来说,碳纤维原材料的占比还是比较大的。

    毕竟上面有大量的零件是使用碳纤维来生产。

    甚至保时捷自己就有一家公司是生产碳纤维零件的。

    一些大的零件就自己生产,小的从供应商那边采购。

    这倒是跟四门两盖这些零件的模式有点类似了。

    ……

    伴随着南山碳纤维将最先进的碳纤维材料出口给国外的各个客户,南山碳纤维自己的业务是蒸蒸日上了。

    但是国内的航天科技和中航等厂家,心中难免就多了几丝担忧。

    “赵总,相关部门如今已经允许南山碳纤维把自己生产的所有原材料都对外进行出口。”

    “这么一来我们在碳纤维零件上面积累的技术优势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这对于我们的航空航天产品追赶甚至超越世界水平是不利的。”

    “我们要不要一起跟南山碳纤维那边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对供应给国内的材料和出口的做一些区分。”

    “最先进的材料,还是要优先供应给我们。”

    “只有产能有剩余,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时候,才进行出口。”

    钱俊峰作为航天科技的总经理,集团下面有那么多的公司使用了南山碳纤维的材料。

    他也算是操碎了心。

    以前是通过各种手段去国际市场买国家的T700和T800,关键经常还买不到。

    这对火箭和卫星的研发来说,肯定是很不利的。

    航空发射的成本是很高的。

    你能够用更少的重量实现同样的功能,就能节约更多的发射成本。

    所以各种卫星上面,基本上都是会大量的使用碳纤维材料来降低重量。

    比如今年航天科技复杂研发和发射的某侦查卫星,就是使用了南山碳纤维T1100复合材料,性能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南山碳纤维好不容打破了美利坚的封锁,我们现在这个时候去找它们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赵天灵作为中航的老总,考虑的东西有点不一样。

    国内的航天产业其实跟国外的差距比航空产业更大。

    对赵天灵来说,现在最需要的是航空发动机和雷达相关技术的突破。

    目前来说,南山碳纤维哪怕是把最先进的碳纤维材料全部供应给中航,也是没有办法确保生产的飞机就是全球最先进的。

    当然了,它也知道波音那些企业就算是从南山碳纤维购买了材料,也不会轻易的用在自己最先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