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有什么地方是没有人情世故的呢?

    根本就不可能!

    “是啊,过去几年,我们的眼光一直都在中亚那边,但是现在北极熊也好,华夏那边也好,亦或是中东那边,都是不断的有新情况出现。”

    “我们需要有更加先进的武器去确保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保持绝对的优势。”

    “波音作为最主要的军火承包商,为美利坚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明年的相关装备订单,肯定不会比去年少的。”

    约翰跟大卫认识很多年了,彼此之间也算是有了基本的信任。

    要是换一个刚刚认识的人,那么约翰也只会跟他公事公办,表现出一些润人看到的按规则办事出来。

    “其他几家公司那边,我跟他们的人也有一些沟通。”

    “大家都觉得现在的形势下面,确实是需要增加一些费用的。”

    “然后我现在使用的不少飞机,也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雷达等的升级换代。”

    “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考虑申请专门的特别经费。”

    大卫这么一说,约翰自然是很懂下一步要怎么做了。

    反正只要自己报告上写的东西是有道理的,他就不怕跟任何人去争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夏这边的变化,已经开始给美利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不过作为始作俑者的曹阳,却是从珠城回到了羊城,继续为启明星科技集团的发展壮大而努力。

    “曹总,我们的启明星9号已经将组件运输到西北发射场附近进行组装,未来一个月可以择机进行试射。”

    “与此同时,启明星9号MAX型也已经完成了设计定稿,明年上半年可以组装完成。”

    “相比启明星9号3.35米的直径,启明星MAX的直径增加到了5米。”

    “虽然距离曹总您说的9米超大型火箭还有比较大的距离,但是在华夏来说已经是首屈一指的了。”

    赵思宇是火箭设计的专家。

    最开始的时候,曹阳是参考猎鹰9号给出的设计方案,但是对方的直径去到了3.7米。

    国内的火箭目前主要都是通过火车来进行运输,考虑到铁轨、隧道等各方面的限制,各种火箭的尺寸一般都是3.35米。

    在海上发射船还没有修建好之前,自然就只能先按照3.35米的直径来进行生产。

    后面可以进行海上发射的时候,那就无所谓了。

    像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舰,直接就是感到了9米。

    长征五号也是去到了5米,甚至长征九号是准备按照9.5米的尺寸去设计开发。

    火箭的发射重量一下就上了好几个等级。

    “各种测试工作都完成了吗?”

    虽然曹阳一直都有在跟踪启明星内各项研发项目的进展,但是一些比较具体的日常业务,他肯定是看不过来的。

    “所有的零件都是完成了单品测试,符合设计要求才进行组装的。”

    “到现在为止,一切都很顺利。”

    “等到火箭正式组装完成之后,还会进行一些整体相关的测试检测和试验工作。”

    “只有确保相关的确认项目全部都没有问题,才会正式的进行测试。”

    赵思宇是一个比较谨慎的。

    事实上,在国内搞火箭开发的人,就没有几个是不谨慎的。

    因为一个很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发射失败。

    这个代价是非常大的。

    “琼州那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