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老聃先生成全。”

    为何要谢,自然是风允要不破不立,那如今已经破损的地方,需要有人扶着,以免破碎过大,再无立起之可能。

    风允要在东地行大势之术,西地就绝对不能出问题。

    老子此言,就是在说,愿意为风允兜底,前往西方镇压。

    “莫谢,老夫本就欲去看看,那《山海经图》,真正的模样。”

    老子眼中,闪过一片片《山海经图》,他缓缓吐字:“现存之九州,不过是仿照山海之九州而成,人族自留之地,始终太小啊……”

    闪过感叹之意,这也是老子这般重视《山海经图》的缘故。

    他在其中,看见了不可能。

    但是《山海经图》是真实之物,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所见到的九州,是虚假的,前人之仿照之作。

    风允不语。

    因为他也猜测,这昆仑之山脉,归墟之大壑,漠北之荒原,南山之毒瘴,既是壁垒,也是封锁,虽安定一方,但也限制了一方,无法去看外界天地。

    而他们两人的言论太过惊世骇俗,遂都封闭不出,四周求学之人都蹙眉,不明白何言,不能告知。

    “风子,老夫先行也。”

    老子挥手,就将气息凝聚出一头青牛,骑乘而去。

    四周求学之人见之,纷纷行礼而送。

    风允最终,也行了一礼,这才召出九尾,默默离去。

    老子欲去西,往虎牢关方向而去……

    风允欲在东,往大庭之旧国而去……

    崂山一时间,从求学沸腾之境,又缓缓归于了寂静。

    但这求学之事,却随着归去之人,相传而广。

    一时间,在这入冬之时,九州之东,皆在议论风子与老子,探究两人之道,那妖邪之迹象,都因为人气高涨,而少了些许。

    一月后,大雪至!

    虎牢关迎来了一位骑着青牛的老者。

    关令尹喜,早就得知了老子前来,此刻在关口,恭敬以待。

    待老子来时,紧忙道:“紫气东来,圣人临此,尹喜拜之!”

    老子闻,笑语道:“风子路过此关,关令以瓜果酒水,肉脯干粮相邀,但因老夫先有约而不得留步,却是老夫来偿还此缘法。”

    尹喜年迈,比之老子更长,但此时却恭敬腼腆,恍惚小儿。

    “老子见笑,实在是尹喜心向道也。”

    尹喜上前,为老子牵牛。

    老子欣然而受。

    两人之后,上光口城墙。

    老子道:“风子入世,留《列国》一书,尽诉其道,是为人族之德。”

    “老夫原也有数千言,作《道德》一书,留与风子独观,此时想起,却是惭愧。”

    “望关令能助些帛,容老夫写下如今心胸之感悟,留存世间。”

    尹喜闻,大喜过望。

    “老子且等,余这就去拿!”

    不多时,笔墨备,帛布平,老子下笔,有如神呼,不绝也。

    而此时天地异相,虎牢关上空升腾起紫气豪光,天空大明,蔓延向四方。

    如此声势,九州皆惊!

    这是……圣人将临!

    此时,在鲁国,曲阜之东,这是一处名为蓝陵山的地方。

    大庭末王,风蓝之陵,同时也是大庭旧都所在。

    风允在山头,遥望紫气圣人之像。

    “贺,圣人…”

    风允之声,似穿透数千之距,逆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