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都曾相信过正义,可是后来,每个人所发现彼此的正义都不太对劲,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你有你的正义,另一类是我有我的正义,只不过到了最后,每个人都滑向了非正义的角落。

    那个名叫德川家康的少年现在心中所坚持的正义就是希望能够结束这个慌乱到不能在慌乱的年代,从小出生于权贵之家的他并没有过多享受到那一份独属于贵族子弟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恰逢一个动荡不堪年代的他,从小便展示出来了自己超高的军事天赋,然而对于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灾民来说,那些高墙大院,红砖黄瓦更像是还未出笼的包子馒头。

    随着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各地割据势力一呼百应。

    从战国时代到大名时代,当然后世怎么批判,史官那如同利刃一般的笔锋会如何描写这一段段鲜血淋漓的兴衰荣辱,德川家康不在乎,也不想在乎,他现在只想做的就是招兵。

    只有招到了士兵,他和才有底气。

    大名幕府府外的征兵大帐之内,德川家康那一双多日不曾踏实闭眼的脸上有些憔悴,秉烛夜读的他借着烛光更是丝毫不掩盖身上那一股英雄之气。

    虽然年幼,但是多年的戎马生涯却让他气度威严。

    望着手里的征兵册子,德川家康不断皱着眉头。

    这一批所招揽的士兵年岁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其实也不怪手下军士,一百多年的战乱,那些年富力强的男人早就如同韭菜一样被割了一茬又一茬,十室里面最起码九室都是空的。

    一盏烛火,照亮了半张书桌,德川家康手里捏住那一根狼毫毛笔,久久不能下笔,他要对登记在册的兵士进行分类,类似于上了年岁那些老人,正常情况下只是为了讨一些饭食,赵匡胤犹豫半晌还是将其划到了养马营之中。

    德川家康十四岁便赶赴沙场,几年的风风雨雨让德川家康杀伐早已果断,心性远超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