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你是说,大明的后代皇帝很昏庸?”

    朱元璋很快就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瞪大双眼,问道。

    他记得,朱权说过,大明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国祚。

    那么,大明短时间之内不会亡国了。

    问题只有一个,后面的皇帝们太昏庸了。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内阁?

    “四哥登基后,改年号永乐,他设立内阁,以翰林大学士参赞机要,下放了一部分议政权。”

    朱权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接着说道:“永乐年间,内阁阁臣们虽然伴君参政,但官阶只有五品,对六部没有管辖之权,在朝堂上影响力极其有限,更是无法和宰相相比。”

    “至了高炽侄儿登基的洪熙年间,修改内阁制度,凡内阁之臣,皆加封侍郎尚书等衔,换绯红官袍,并拥有‘票拟权’,内阁的议政权得到更进一步提升。”

    “及至此时,内阁虽然还无法统领六部,但他们的权力已经逐渐凌驾于六部尚书之上,内阁第一臣也有首辅之称,颇有宰相的一些内范。”

    “百官喜好抱团,当内阁掌握更多的议政权之后,朝中的官员们就逐渐向内阁大臣们靠拢,抱团取暖,形成了文官集团。”

    “不过,尽管内阁拥有票拟权,但真正的议政权和决策权依然紧紧握在皇帝的手中,和昔日的宰相相差甚远。”

    “然而,高炽侄儿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驾崩了,他的儿子瞻基继位,是为宣德年间。”

    “瞻基为了制衡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启用了内廷十二监之中的司礼监。”

    “凡是内阁上呈的阁票,需得经过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批红,才会上呈到皇帝的御案之前。”

    “这就是瞻基那小子捣鼓出来的‘批红权’,用来和内阁的‘票拟权’分庭抗礼。”

    不得不说,大明的皇帝都很聪明,权谋平衡之道玩得是真溜。

    朱高炽和朱瞻基爷俩也很有意思,一个捣鼓出票拟权,另一个就捣鼓出了批红权。

    来啊,互相伤害啊,看谁玩得过谁。

    “高炽那孩子,才当十个月皇帝就驾崩了?”

    “票拟权、批红权”

    老朱算是大开眼界,这帮后代真是一个比一个会玩啊。

    对于老四家的小胖墩,老朱还有点印象,他还抱过呢。

    却没想到,那小家伙竟然只当十个月皇帝就死了?

    “文官和太监互相制衡的制度,从他们爷俩开始,一直沿袭到大明灭亡。”

    “到了清朝,雍正皇帝在内阁的基础上,设立了军机处。”

    “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又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

    话已经说到了这里,朱权也不藏着掖着,给老朱讲起了内阁和军机处的优点缺点。

    “回过头来,咱们先说内阁和军机处的优劣。”

    “第一,巩固皇权.”

    这爷俩一个说、一个听,说的认真、听的更认真。

    朱元璋拿出纸笔,将朱权所说的关键点记录下来。

    他准备将内阁和军机处的优缺点都记录下来,后面再考虑是否设立。

    别的不说,哪怕为了好大儿阿标的身体健康,他也不能视若无睹。

    直到朱权将内阁和军机处的所有细节全部讲上一遍,朱元璋才放过他。

    “呼老朱太可怕了”

    离开皇宫之后,朱权才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