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伍而来的年轻人竟真是颜季明。

    夏日的晨光斜斜照在他脸上,他在阳光中奔到了薛白面前,翻身下马,展露出一个久违的笑容,牙齿洁白,眼神真挚。

    薛白有一瞬间的滞愣,上前扶住了颜季明的肩,感受到手掌处传来的实感,目光打量,连他皮肤上略大的毛孔以及里面的黑头都能看到。

    他没有死,还实实在在地活着,而颜杲卿已经到了平原、太原实际已改由李光弼坐镇……这一切让薛白切身实地感受到自己是改变了一些事的。

    像是费力地拿着木棍想要撬动历史的滚滚车轮,一根根木棍总是“啪”地断掉,但哪怕用短短一截继续撬,终于是撬动了一点。

    相信有了这一点点的轨迹改变,渐渐能带动一个大方向的改变。

    也许这世间少了一份《祭侄文稿》会是书法界的遗憾,但薛白不管。

    “怎么了?”颜季明笑道:“许久未见,我更英俊了不成?”

    薛白回过神来,道:“见到你真好。”

    “你怎知我带了好消息……”

    “咳咳!”

    重重的咳嗽声打断了两个年轻人的叙旧,他们转过头去,只见一个紫袍宦官正站在那,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们。

    薛白认得对方,曾经监军高仙芝灭了小勃律国的边令诚。

    就好比猪被阉掉之后能长得更壮,边令诚其实有着一个高大威武的身材,若非脸上无须,任谁看了都要以为他是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他也确实是,远征小勃律、渡婆勒川、奇袭连云堡,一路艰险跋涉,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薛郎如何还在太原?”边令诚脸色有些严肃,道:“圣人得到的消息,你已往常山赴任了。”

    “我刚从常山赶到太原,个中情由,奏折昨日已递往长安。”

    边令诚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于是看向了王承业。

    王承业沉默着,只是点了点头,什么都不说。

    是夜,太原府设宴为边令诚接风。

    薛白却早早地与颜季明离开宴席,走到城墙上说话。

    站在墙垛间向远方眺望,虽只看到漫天的星空,但他们仿佛也看到了北方大地满目疮痍。

    “关中阴雨连绵,地里的禾苗都被浸坏了。”颜季明道,“叔父接连提醒了圣人好几次,反而惹得圣人不快。”

    “丈人回长安了?”

    “这便是我要与你说的好消息。”颜季明转过头,再次露出他明朗的笑容,道:“苏毗部王子悉诺逻率部投降了大唐。”

    “好。”

    苏毗部归降是这两年颜真卿一直在忙的事,这是对吐蕃怂恿南诏叛乱的反击,若非安禄山叛乱,此事本可以对吐蕃造成更重大的影响。

    颜真卿去往陇右时,颜季明正好在长安参加婚礼,薛白为了让他避免悲剧,故意请颜真卿带上他,如今总算是有了成果。

    “此事亦是不易,吐蕃虽然松散,对苏毗部却很防范。”颜季明道:“我们暗中联络了几个吐蕃大臣才找到机会,上个月,悉诺逻与其部民到了长安,圣人封他为怀义王,赐姓名为‘李忠信’。”

    “李忠信?”

    薛白低声重复了一遍,觉得这名字很像之前听过的几个名字。

    颜季明又道:“就在李忠信拜见圣人的那一天,叛臣李献忠也被押送到了长安。”

    说着,他抬头看天,脑海中回忆起了当时的画面……

    那是五月中旬,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刚刚传到长安,连刚从陇右回来的颜真卿都听闻了。但苏毗部归降还是受到了隆重的接见,圣人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大设宴席。宴席之前,还有北庭都护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