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疏,是一名国子监生、举人练纲写的。”
两份奏疏,其中一疏为《勤王急务》,一疏为《中兴要事八策》。
朱祁钰接过来,细看了一遍,便笑道:“我的中兴之论,还没和外人说过吧。这个练纲,疏中兴要事八策,看来也是承认大明急须中兴了,倒与我不谋而和。
行了,让他试试吧,宣讲皇太后私贿瓦剌、及朕天子守国门的文章都交给他来写,若是写得好,便招他为中书舍人,过来参政吧。”
何宜无奈地笑笑:好家伙,看来以后想做中书舍人,都得先纳投名状了。这让练纲写文章去揭露太后丑事,那可就彻底得罪人了,以后还怎么左右摇摆啊。
朱祁钰知道何宜在笑什么,便补充道:“以后咱们得抬高门槛了,不肯死心塌地跟咱干的,就不要来了。有时候忠心比才能更重要,不忠心却太有才的人,只是我的负累。
就像现在的朝堂,我还得为怎么把不忠于我的重臣踢出去发愁。”
“陛下勿忧,等局势稳定之后,开次恩科就好了。”
“但愿吧。”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军务,便各自散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朱祁钰早早来到西花厅。却不料大臣们来的更早,西花厅里密密麻麻,已经挤满了人。
大臣们也知道,今天要分配立功的机会了,自然十分地踊跃。
不过踊跃只是对这些最顶端的文臣武将来说的,中下级的官吏没举家跑路就算不错了。
朱祁钰坐到软榻之上,环视一下众人,一句废话都不多讲,,直接开始分配任务:“众位爱卿,从现在起,朝廷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从明天开始,于尚书带领没有守城任务的阁臣、尚书、侍郎,在文华殿集中处理政务。
以后文华殿便是战时指挥中枢,于尚书负责居中调度,总揽兵事,有便宜行事之权。”
于谦总揽兵事,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臣们也没人发声反对。
朱祁钰继续说道:“武清伯石亨,由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升为前军都督府左都督,执掌五军营,率五万主力在西直门外驻扎,负责机动策应。御马监提督郝义任监军,辅助武清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