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摆了两条路:大臣们希望王振把所有黑锅背下来;而皇帝希望把锅扣到杨士奇、杨荣、杨溥、杨洪、杨俊这五个姓杨的头上。

    等胡濙、王直和于谦觐见了太上皇,说不定太上皇还会整出第三条路来。

    反正现在大臣们是和新皇帝、旧皇帝都产生了分歧。

    就在君臣几人相对沉默的时候,胡濙站出来问道:“陛下,若我们三个一起去,被也先扣下怎么办?”

    朱祁钰回道:“放心吧,你们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一个是也先的妹妹、伯颜帖木儿的女儿,现在都在宫中,也先行事就不得不有所顾忌。

    再者也先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懂规矩的。咱大明和瓦剌双方,也都始终遵守着邦交的原则和底线。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也先是不会犯忌讳的。

    本来也先打的是送太上皇回京复位的旗号,这从道义上说得过去,勉强算是师出有名。

    若是也先敢伤害使臣,那他将彻底失去道义,而咱们,则彻底变成了以有道伐无道,到时候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岂不就是必胜无疑了。

    所以你们放心去吧,也先不会犯傻的。”

    胡濙闻言,只得领命退下,不再反驳。

    不过说归说,朱祁钰自始至终却不提让陈循和王文去瓦剌大营。一来按陈循和王文的履历,也没什么对不住太上皇的,二来,这是为数不多的亲新君的大臣,朱祁钰可不会让陈循、王文去以身犯险。

    朱祁钰从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对大臣们有所偏爱。如果对大臣们一视同仁,不仅不能左右逢源,反而会使每个人得到的都差不多,最后谁也不感恩戴德,谁也不愿意士为知己者死。

    这也是朱祁镇的问题所在,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大臣站出来,真正为太上皇打抱不平。

    而朱祁钰就完全不同,自己手里就这么一斗米,与其漫天撒出去,导致最后哪只鸡都哄不住。还不如有选择地喂出去,起码先哄住大鸡小鸡三四只再说。

    起码现在,陈循和王文就非常的感激新君。陈循负责参赞西城军务、王文负责参赞北城军务,虽然没有亲自上阵杀敌,但毕竟职务在那里,所以昨晚的大胜,是要分陈循和王文一份功劳的。

    陈循和王文心知肚明,这都是新君给开小灶的结果,不是新君重点栽培对象,拿不到这样的机会。

    就在众人各怀心事的时候,朱祁钰又下了一道诏命:“陈首辅,请拟一道诏旨,命何宜参赞营州卫军务,黄溥参赞天策卫军务;之前在南城正阳门监军的阮昔,改任营州卫监军。”

    陈循知道新君这是要携大胜之威,加快提拔亲信了,连忙便答应了,也没留给其他大臣反驳的机会。

    至此,朱祁钰心满意足,便命大臣们各自散了。

    待众人走后,朱祁钰又叫来刘昌问道:“安国,人头数可都统计好了?若是统计好了,便将所有人头聚集在一起,命亲卫列队整齐,捧着人头在城里绕圈,让满城百姓都亲眼见证数千颗鞑子人头游街示众的盛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