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剿灭倭寇、救回衍圣公孔彦缙,这个皇帝答应了,而且同意调动用于保护青州齐王府的亲军,真是大公无私,令群臣感动。
对于流民,朱祁钰的态度十分坚决,流民只要将从孔府劫掠的财宝交还给山东按察使陈鉴,事情就算了了。
至于给流民治罪,朱祁钰完全没有这个意向。
流民有什么罪?世修降表,谄媚胡虏的人没有罪,杀掉世修降表的汉人反而有罪,这是什么道理?这是什么世道?
太祖皇帝愿意承接大元的法统,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反正大元帝国跟我景泰皇帝没有任何关系,我当我的汉天子,不需要大元认可,更不需要大元余孽认可。
我也只保护我的百姓,不会去保护大元的忠良。
由于内阁学士、六部侍郎中已经没了宣庙和正统的忠臣,所以也没有人硬要和皇帝抬杠,拉扯一番之后,朱祁钰便顺利把人打发走了。
报纸也掌握在朱祁钰手里,当天就把消息公布给了京师百姓。
安静了许久的京师终于又热闹了起来。
朝野上下此时还想象不到,后面还会有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
却说与此同时,孝陵卫已经倾巢而出,至栖霞山东侧扎营,另外紧急征改了两万青壮作为辅兵。
南京守备们为这支大军临时拼凑起了指挥中枢,魏国公徐承宗为总兵、王骥参赞军务,阎礼监军。
具体指挥,则是由王骥负责。徐承宗和阎礼都知道自己的军事水平,也不胡乱干预。
孝陵卫将士个个都身披重甲,火器、弓弩应有尽有。
虽然明军战斗经验不足,但倭寇长途奔袭,为了行动方便,全都是钢刀轻甲。
重甲杀轻甲,火器对钢刀,一万对四千,又有王骥指挥,怎么打都是赢。
倭寇也不傻,抢先占据了宝华山,依靠地利与明军相持。
中军大帐之中,徐承宗、王骥、阎礼紧张地汇总着军报,虽然明军实力占优,但倭寇却占据着主动权。
因为如果倭寇不与明军正面对抗,而是四处乱窜,那可就要了命了。
别说五千手执钢刀的青壮了,就算是五千头野猪,漫山遍野地往外一撒,也够大家抓上半个月的了。
面对着这棘手的情况,连王骥都连连挠头。
徐承宗还故意气人:“靖国公,您看接下来怎么办?这些倭寇也是奇怪,不正面出击,也不分散抢掠,那他们是来做什么的?
总不会是想占山为王吧。”
王骥回道:“这种事情我都见惯了,他们是在等着袭营。主力占据宝华山,正面牵制我们,然后另有一支精锐埋伏于山中。
等到明天天亮之前,我们觉睡得正香,他们的主力来袭营。
我们好容易将其杀退,然后便乘胜追击,力求全歼。
但是追着追着,他们的伏兵从侧翼杀出,于是我军大溃,遭受重创。
说开了很简单,就这么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