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不通,没有任何野心的他便把皇帝之位让给先皇。〗

    〖先皇早有当皇帝的心思,当接到皇位时他是高兴的,但内心深处很不是滋味,觉得皇位是程之宥施舍给他的,百姓对程之宥的大力支持让他的内心产生了小小嫉妒。兄弟感情的裂痕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幸得程之宥无心从政才让先皇慢慢地放下戒心。〗

    〖撇开先皇一些小小私心,先皇也算是一个好君王,他勤勤恳恳,知人善任,他还学程之宥深入下层,体恤民间疾苦,渐渐地,百姓们对这个皇帝也是赞不绝口。〗

    〖可是开国之初各方面和都不太安定,甚至还有人想趁国情不稳定夺得皇位便与其他国家勾结,但事情还是败露了,被程之宥发现他们计谋。这些人为了摆脱嫌疑就千方百计把这一件事情嫁祸给程之宥。〗

    〖当时先皇年纪也年过半百,又身居高位,疑心病是越来越重,总觉得有人要害他。因此,当他听到程之宥叛国通敌时是半信半疑,再加上一些人常常在先皇耳边说程之宥不是,以及在民间编造歌谣称赞程之宥从而激起先皇的嫉妒忌心,也导致曾经兄弟情的裂痕再次扩大,最后先皇对程之宥起了杀心。〗

    〖那些想要程之宥性命的人趁着先皇与程之宥有了隔阂,伪造证据和人证诬陷程之宥。先皇得知此事并没有仔细查证便认定程之宥有叛国通敌之罪。可怜武安王在最后被判了一个诛九族的重刑,六百多条鲜活生命死在砍刀之下,其中包括刚出生的婴儿。〗

    〖程之宥死后,先皇也渐渐恢复理智,心里十分清楚自己错判了程之宥,他是又内疚又痛苦,但是却不后悔,因为他觉得只有程之宥死去,他们梁家人才能真正稳坐皇位。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错判了武安王,也为了不受百姓指责便下旨不得给武安王翻案。〗

    〖然而,曾为大乾国做出许多贡献的武安王不该顶着叛国通敌的罪刑死去,六百多条冤魂也该得到救赎,那些曾受过武安王恩惠的百官们,你们还要继续忍着吗?是不是该站出来为武安王平反了?〗

    〖人证和物证,我已经找好,只要皇上下旨同意重审,我立马带这些东西到公堂上为武安王洗清罪行。〗

    受过武安王恩惠的人可不止官员,还有许多百姓,虽有的人已经过世,但他的子孙还在,他们听到武安王是被冤的都纷纷爬起身走出屋外,然后互相询问。

    “你们听到刚才说的事情了吗?”

    “听到了,我当年就觉得事情有蹊跷,明明有机会称帝的武安王怎么可能会叛国通敌,这事怎么也说不过去对吧?”

    “当年我们都受过武安王照顾,要不是他,我们还不一定能活到现在,我们也应该站出来为武安王平反。”

    “对,要求重审武安王一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