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话要说,你直说便是。”

    曹操凝目望向张韩,他现在也拿不准主意,主要是深知想攻下内城仍然需要精力耗损。

    但若是不收这些百姓,则又会令饿病灾疫从此蔓延,而且名声定然也会受损。

    曹操知道若是不收治,则百姓对汉室的信任会更加塌陷,可现在却管不了这么多。

    战胜扬名,还是收治流民后再去焦灼此战局,他已有些难以抉择。

    甚至,曹操内心深处更加倾向于不顾这些将死之人,立刻加紧攻伐内城,一鼓作气将袁术斩杀,以大胜归朝,否则,时日越久,许都那边的隐患也会更加滋生。

    而至于声名,曹操有办法有手段,在世上将此事抹去,因为本来就不是他的错,大义所至,篡汉自立的袁术才是罪魁祸首。

    这时候,刘备以及荀攸等人的目光也都不自觉的看向了曹操,他们内心更加期盼他下令将百姓保住,这些都是国之根本,若是易主归附之后,仍然是流离失所,不知死于何野的结局……

    或许,所伤到的应当会是天下民心才是,此事若广为流传,有人刻意引导宣扬之下,或许大汉反而会真的亡了。

    袁术此举,毒害极深,用心之狠令人防不胜防,他要的是汉室真正消亡。

    或者,曹操救民而失去战机,让他在皇宫还能得以苟延残喘。

    将战事拖延到冬日,这么做,有何好处呢?

    无非是,向远在冀州的袁绍求援,以拖延让曹操后方空虚逐渐显露出来,袁绍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张韩拱手鞠躬,起身后面色郑重,死死地盯着曹操,仿佛回到了当年初见之时,他沉声道:“主公,一定要救。”

    “收治百姓于淮汝,以征粮而救民,均衡境内粮食储藏之差,而后在数年之内,逐渐以陛下名义,减免当地赋税,”张韩认为现在的问题就是缺粮。

    但只需要解决此事,救百姓并非难事,他们本来就是濒死散亡之日,哪里需要大量的粮食,能每日得两餐饱腹,或是让家中幼童、老人得以进食,便会感恩戴德。

    毕竟,我曹军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当地之军,反而是破城的敌军。

    “征粮以救民?”

    曹操眼眸晃动,已在沉思。

    这时,刘备站到了曹操身侧,神情同样恳切,且嘴角带有欣赏的笑意,轻声道:“曹公明鉴,百姓其实最能体会百姓之苦。”

    “寿春之民遭难,庐江、淮南、汝南等地,何尝不是饱受战乱之苦,未曾得一日清宁,而曹公兵马奉行仁义,对百姓家户秋毫无犯,所到之处无不是被奉为义军。”

    “若是曹公以救民为主,征三地之粮,百姓不会觉得苦,反而会更加忠心追随于曹公,为何呢?”

    曹操舒了口气,笑道:“因为我今日不放弃寿春难民,今后也绝不会放弃三地之民,感同身受,他们定会感动而不是痛恨。”

    “不错,”刘备在不经意间偷偷瞥了张韩一眼,眼中那神色,竟然是丝毫不吝啬的欣赏与感激。

    而后,他向曹操躬身而下:“备,恳请曹公纳张少卿之言。”

    “在下附议,”荀攸本在一旁不曾开口,只是审时度势,暗中观察,此刻他也决定推动一把,朗声附议,但却接着笑道:“夫战义胜也,司空若行此善举,未必就对战局毫无作用。”

    众人目光看向荀攸,包括郭嘉在内,因为荀公达此时之言,可谓鞭辟入里,若非深谙兵法已到极高的境界,又怎么可能顷刻之间有奇思妙想?

    曹操面露狐疑,点头追问道:“请先生明言。”

    “其一,袁术麾下将士,知其困兽之斗,不过无奈之举,未来必不会如之前般光耀夺目,即便今时能逃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