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顾之忧。

    战争并非是一战可毕,这在战前战后的学问都深不见底,无论做得多么完善出色,总还会有意外发生。

    为了杜绝这种意外,曹操一定不会驳回自己的请求。

    毕竟江东安好,则意味着刘表也会遭到牵制,难道曹操不怕被刘表偷袭吗?

    “问题,就在这迟与早上,”张昭的音色十分浑厚,沉沉的开口道:“江东诸郡之地,主公目前取得四郡,地盘虽广,但仍需稳固,特别是人心、士人之依附。”

    “否则,日后一旦有大敌来临,恐怕会有人先行倒戈,求降于敌,”张昭认真的说道。

    “正是因为如此,曹操也明白我们需要稳固江东,这大司马的朝堂任命,不亚于当初袁术持符节招兵买马,都是借助汉廷的名义,来扩张境内之势力。”

    孙策深吸一口气,稍稍地平复了下来,但方才的命令却已经传出去了,他想要追回来,却说不出口。

    以免损了自己的威望,为人嘲笑,于是想了想又道:“那么先生认为,这屯兵曲阳是否可行?”

    “右曲阳在扬州之战中,是刘备夺取,而后交托给了广陵太守陈登,我军中吴景、孙贲两位将军,均是从此路进回的扬州。”

    “若是说夺取右曲阳,继而进驻广陵,其实,应当是主公素来的心中所愿吧。”张昭试探性的问道。

    孙策嘴角上扬,微笑了起来,一口气也轻松的自胸中呼出,他如此重用张昭,乃至是依赖的缘由,并非是此人才学真的天下无双。

    而是除却才学之外,又深谙为人臣之道,这番话便是给孙策台阶下,这样一句话就可以让孙策的军令显得顺理成章。

    “不错,子布先生果然懂我,广陵乃是陈登治理,并无名将驻守,我早已是心痒许久。”

    “曹操让许都朝廷送这样的诏书来,刚好可以引起军中将士不忿,借此军中之怒意,夺下广陵!”

    荆州难以攻破,合肥却也不好攻入,逍遥津军营如今已算快要废弃,那里的水路早被张韩毁去了。

    “区区陈登,内治有名,军马未必能行,我未曾听闻其有何战绩,”孙策对此十分自信,陈登的名字他当然听说过,也派出了很多探子去打探收集关于陈登的各种情报。

    最终可评判这陈登,只是一员善于内治理政之人,他手底下也并没有什么能人异士,驻扎在广陵的文武,也都不是出名之辈。

    谋夺广陵,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呃,主公,还有一事你需放在心上,不可不设防。”

    “何事?”

    孙策目光凝重的看了过来。

    “此次所来的使者,乃是定陶董氏之人,字公仁。此人能言善辩,待人较为真诚,之前在长安时,就曾给曹操立下过不少功绩。”

    “他此一路来送达诏书,沿途也和一些江东的士族友人有所接触,其人出手十分阔绰,备礼很是大方,不像是没有图谋之辈。”

    张昭在几日的探报之中,就发现了董昭的行径,一开始其实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但后来接连几日都是这样,而且已经接连宴请了四个家族之人。

    其中不乏陆氏、吴氏,甚至连大族虞氏都有族人和他夜间长谈,却也不知他们聊了些什么。

    张昭听到这个消息时,就已完全明白了张昭之目的。

    “此人明里是在拉拢我江东之人,但暗地里却只是打算将曹操有意在江东拉拢士人、贤才的意思散播出去而已。”

    “拉拢未必有效,但此消息散播出来,再结合许都天子不予主公大司马之事,则等同于告知了江东这六郡之地的文武,若是不与主公相容,可暗中投向许都天子,回归汉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