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在无数名顶尖科学家,以及全体执政委员的注视之下,第一次试验终于开始。

    它的速度已经达到了光速的99.5%,环绕一圈仅仅只需要约335.008375微秒的时间。

    越到后面,等同能量对于相同粒子的速度提升幅度越小。

    在环绕数百圈之后,这一束粒子的质能终于增加到了预期标准。于是,一片充当标靶的金属片被放置到了粒子对撞机内部。

    此刻,这台粒子对撞机终于建造完成了。

    在短短数秒钟之内,这一束粒子便完成了环绕整台粒子对撞机一周的旅程。之后,第二圈加速开始。

    第三圈的时候,这个时间再度降低,来到了333.667微秒。

    下一刻,猛烈的撞击发生了。

    原本只是微观粒子的它们,此刻因为极为接近光速的速度也具备了足以对宏观物质造成影响的能力。

    下一刻,空间仿佛塌陷,时间仿佛停滞。一团奇妙的光影出现在了粒子对撞机内部,万事万物都伴随着这团奇妙光影的出现而扭曲了起来。

    再下一刻,无法言喻的庞大能量以这团奇妙光影为中心猛烈的爆发了出来。下一刻,在对撞位置,高达200公里长度的对撞机机体直接灰飞烟灭,后续还有长达一千公里的机体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损伤。

    整台粒子对撞机因此而不得不暂时停止运转。

    这似乎是一场巨大的工程灾难。但伴随着这场灾难的出现,一直注意着这里的科学家们却同时欢呼了起来,兴高采烈。

    原因很简单。

    从一开始设计这台粒子对撞机,人们便知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次性的。

    这一次爆炸原本就在预料之中。

    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黑洞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

    基于热力学原理,质量越低的黑洞,温度越高。温度越高,以霍金辐射形式呈现的对外辐射便越猛烈。这会导致它们在一瞬间之中消耗完自身的所有质量。

    如此猛烈的能量辐射,在外界看来,便是一场猛烈到无与伦比的巨大爆炸。

    一个质量在一克的黑洞,其寿命仅有约数亿亿亿分之一秒。而在它刚刚形成,刚刚开始向外界辐射能量之时,它的温度,也达到了数亿亿亿度的量级。

    于是在刚刚形成之时,它便迎来了壮烈的毁灭,最终导致数百公里的粒子对撞机机体或者湮灭,或者受损严重。

    但,就伴随着这颗克级黑洞的诞生与毁灭,在这相当于两万多吨TNT炸药同时爆炸的过程之中,有关于宇宙最基础、最底层的奥秘被揭示了出来。

    早就守候在粒子对撞机对撞点周边,采用了四级文明最完善的防护机制与最先进的观测技术的设备,完完整整的记录下了这发生在数亿亿亿分之一秒时间内的奇妙变化,并在这一瞬间之中生成了大量的数据。

    压下心中的喜悦,等待已久的科研团队立刻对这些数据展开了分析与研究。而守候在太空之中的工程师团队,则将早已准备好的替代设备取出,直接将因为此次试验被损坏的对撞机机体拆除,将备用部件替换了上去。

    第二次对撞实验再次开始。不出预料,最终的结果又是一场猛烈的爆炸,又是上千公里对撞机机体受损严重。

    不过没关系,人类文明为其准备的备用机体无穷无尽。

    数百座大型工厂在时刻准备着。如果有需要,生产出一亿公里长度的机体,都只是韩阳的一句话而已。

    时间便在这不断的爆炸,不断的替换之中缓缓流逝。

    每一次对撞试验耗时约三天。在这十年时间之中,人们总计进行了上千次对撞实验,替换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