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奏折他们知道,除了开头结尾恭请顿首的格式,那是满篇大白话。

    他们写成那样也留离下岗不远了。

    简单是不可能简单的,历来奏折也是展示能力与才学的一项,奏折写得好,说不定就能引起皇帝重视,提拔重用呢?

    但既然皇孙提了,陛下许了,他们就尽量精简就是了。

    从五百字缩减到三百字吧!

    如何又简洁又能展现才华呢?

    朝臣们各想各法。

    本就提倡文风复古的朝臣,趁机也活动起来。

    这场算不上风波的小波澜自然而然也卷向了皇城各个衙门。

    来吧,无论基层还是中高层,集体改一改文风和习惯。

    翰林院主要干的就是文书类工作,而且还在所有衙门中数得着的文采飞扬,如今突然要改,让指望靠文采混资历博功名的翰林非常不舒服。

    大岐文风延续前朝,一直是以华丽辞赋为上,弘安帝年轻时候也尤为喜爱长诗长赋,上行下效,每次科举选拔人才自然也少不了筛选文章写得华丽的。

    可风头一变,以文章见长的翰林就难受了。

    怎么改?

    改到什么程度?

    都得重新想。

    有人问道:“敢问大学士,可有范例?”

    翰林大学士也有些牙疼,他自己也是以辞赋见长呢,写得还特别飘逸,特别瑰丽,特别长!和写实派全然不搭边。

    他想了想,自然而然就选了颜君齐来举例。

    “你们多看看颜翰林的文章,颜翰林,我记得你才编了本集子?”

    颜君齐一怔:“是。”

    翰林大学士:“拿来我瞧瞧。”

    颜君齐:“已拿去刻印了还没还回来。”

    大学士:“去印了?!”

    这么快吗?

    他有点羡慕地看颜君齐,心道有钱真好啊,他想印本书都要嘬牙花子想办法呢,他们翰林院清闲是清闲,就是太穷,唉。

    “印了呀。”翰林大学士心思一转,拿去印了也不是看不了,“都选了哪些文章还记得吗?把目录抄一遍给我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