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预测和计算,而不是基于思考和意识,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搜索引擎,只不过更加精准,能对信息进行更有逻辑性的重组和排列罢了。

    因此,真正有独立思考和意识的人工智能,距离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其实还很远。

    但在康驰的系统里,可就不好说了……

    因此整个盘古基地在建造的时候,康驰就曾经提出过一个要求,那就是安装一套ESP应急系统,在遇到特殊紧急时,可以瘫痪整个基地的电子设备,而这套系统的开关也只有他才有。

    搞定工业机器人后,接下来就是搞电机了。

    其实电机这东西,在整个文明的科技中,称之为电力时代的基石也毫不为过。

    只要是用电的东西,除了发光类,其它基本上都离不开电机。

    比如小孩子的电动玩具,空调压缩机、电脑主机、手机震动马达,光刻机工件平台等等,任何涉及到运动的,哪怕再细微的东西,都得有电机才行。

    磁和电,从一开始就是相生相伴的关系,而电机,则是人类对磁和电利用能力,最直接的体现。

    包括点燃可控核聚变的仿星器和托卡马克两种技术路线,主要考验也都是人类对电磁的掌握能力,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掌握了磁和电,就掌握了未来。

    不过那些事情都还过于遥远,康驰当前的主要任务,还是尽快解决重型卡车上的高扭矩电机问题。

    最早在电动车上用的电机,基本上都是异步感应电机,它的转子是用导电的金属条做成的鼠笼状结构,当定子线圈通上电后,从电池逆变过来的三相交流电,就会产生旋转的磁场RMF,鼠笼金属条会切割旋转磁场。

    但异步感应电机感应出转子中的电流,要消耗3-4%能量,能量转换率偏低,而且启动扭矩不够强,超过一定速度之后,扭矩还会锐减,这就是有些电动车高速乏力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发明了永磁同步电机,国内大部分的电动车车型,现在用的就是这种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根据异极相吸的原理,在定子磁场的带动下旋转,可以提供更大的启动扭矩,而且不会在转子中浪费能量。

    但因为永磁同步电机会产生一股反电动势,而且转速越高,反电动势越强,因此高速乏力的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解决高速问题,和进一步提高扭矩,丰田的工程师最先想到了同步磁阻电机。

    同步磁阻电机没有永磁体,它是通过在铁转子中间开几个有弧度的槽,利用磁场挤压来让转子转动,而且这种设计不会产生反电动势,高速性能很强。

    但同步磁阻电机有个致命的缺点:

    震动很大……

    于是丰田的工程师设计师把永磁同步电机,和同步磁阻电机相结合,直接将永磁体塞进了转子中间的开槽里,减小了永磁体磁场和定子线圈的相互作用,发明了内置永磁体同步磁阻电机。

    这种设计,既有了永磁同步电机的低速扭矩,又有了同步磁阻电机的高速扭矩。

    丰田普锐斯上用的,就是这种电机。

    只不过,效果一般。

    因为原理大家其实都懂,区别只是谁能通过精妙的系统控制,和出色的工业制造能力,将这种设计的电机性能发挥到极致。

    另外,磁铁和电磁圈导线材料的性能,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更是至关重要。

    而这点,丰田显然不如特斯拉。

    特斯拉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制造了IPM-SynRM并首先搭载在了Model S Plaid上,直接把它的最高时速,提升到了惊人的322KM/H,马力更是高达1020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