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坚持你们的合作条件,那合作十有八九恐怕无法达成。”

    “就说最直观的问题,你刚才说让我占股百分之六十,而且让我掏钱,就算是在国内建设一个厂子,最少也要有三五百万的投资吧?”

    “我哪有这么多钱?”

    听到王烨这么说,三井惠冷哼了一声说道:

    “你在沙漠,敲诈了我那么多钱!”

    对于三井惠这个回答,王烨并不意外,摆了摆手说道:

    “那些钱,我只能在国外花,拿不回国内。”

    “我在国内的积蓄拢共就几千块钱。”

    王烨说的是事实,当初从沙漠回来之后,王烨报备过自己的情况。

    比如从三井讹到的几千万美元,还有迪拜支付给自己的顾问费用,而之所以报备,原因很简单,只有正大才能光明,否则就会和东芝一样,被人捏到把柄,反正王烨现在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要人有人,未来随着联合体的规模越来越大,自己该享受的都能享受到,说白了要钱没有用,根本不怕说出来。

    最后这事儿直接报到了最上面,领导批示说这是自己的“合法收入”,可以保留在国外,但是暂时不能拿回国内,因为现在没有相关的法律支持。

    “刨除这些客观问题,你是同意的?”

    王烨话音刚落,三井惠直指问题本质的如此说道,王烨点了点头说道:

    “我有什么不同意的?关键是客观问题无法排除。”

    “说实话我可没有信心说服上面的领导,或者为什么你们不尝试直接和上面接触,如果你们能谈妥条件,我当然没有意见。”

    对此,三井惠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不行,这个项目必须严格保密。”

    “我们和上面接触,无法做到真正的密谈,只有你才有可能的。”

    最后,王烨点了点头说道:

    “好吧!不管如何,我会帮你们秘密传达的,至于上面是什么态度,同意还是不同意,我就不知道了。”

    听到王烨这么说,三井惠站了起来,走过来伸出了手:

    “既然如此,那我等你好消息。”

    “希望你不要让我等太久。”

    王烨点了点头,伸手和她握了握手,同时心里叹了口气。

    虽然王烨的本心是抗拒的,但是最后还是同意尝试推动这个方案,而根本的原因有五个。

    第一,利益迷人眼。

    三井可不只是有机床,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也很强,如果能和他们合作,那么国内的芯片量产就不是问题,进而可以发展国内的半导体、硬件、软件行业,现在才83年,苹果才成立七年,还有无限的可能,只要运作的好,未来很有可能就不存在芯片被卡脖子,国产操作系统无法大规模推广的问题了。

    第二,先稳住三井!

    毕竟机床交易才进行了第一单,如果自己断然否定,那他们突然撕毁协议怎么办?虽然自己可以举报他们,但是巨大的好处没了啊!

    第三,问题虽然存在,但是可以克服。

    比如他们的滚雪球技术方案,看起来会被他们套牢,但是只要公司的华夏技术人员足够多,然后充分进行自研和技术跟进,那问题就不大。

    比如三井惠变成李惠,会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只要看管的足够严格,那她就掀起不起什么风浪,实在是不行,直接把那些不老实的送进去。

    比如看似他们赚了大钱,拿走了大头利润,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自己也得到了宝贵的技术,绝对不亏!

    第四,也能给上面提个醒。

    整个八九十年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