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带上坦克帽!”

    王烨接过坦克帽,戴在了自己的头上,防止可能出现的磕碰,等外面传来“都让开了”的声音,轻轻的踩了一脚油门。

    “轰轰轰!”

    瞬间,坦克开始缓慢的移动了起来!

    “咔咔咔!”

    履带碾压在地面上发出了声音,而车内的王烨把握着面前的方向盘,同时注意着面前的潜望镜,潜望镜通过特种玻璃的反射和折射连接到正面的观察孔,视角是固定的,可视角度不算很大。

    其实某种程度来说,底盘的驾驶员哪怕面前是一片漆黑,什么东西都看不到,也不太影响驾驶,因为底盘不会单独上战场,未来上面肯定有炮塔。

    就以它的完整体主战坦克为例,王烨目前确定了四人制的乘员模式,也就是驾驶员、车长、炮长、装填手四个人,也是目前国内59坦克的模式,而不是t-72坦克三人模式,t72之所以是三个人,是因为使用了自动装弹机,少了一个装填手。

    而王烨之所以采取四人制,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目前这台通用装甲底盘适配的大炮只有一门,也就是那门口径达到130毫米的巨炮,而又因为这门巨炮使用了整装弹药,导致车体内部根本无法容纳一部全自动装弹机,所以在130巨炮车载化项目组那边,他们正在搞得是半自动的装填系统,依然需要一个装填手。

    第二个原因,四人乘组相对于三人乘组有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在后勤补给和支援不是那么充沛的情况下,坦克如果出现了问题,四人乘组解决问题的时间和可能,比三人乘组要快的多也高的多。

    当然了,如果未来120或者125口径的火炮研发顺利,那么同样也可以上装弹机,因为这个底盘尺寸比较大,所以留有足够的余量,完全可以增加装弹机,使用装弹机的好处就是射速能稍微快一点,也能节约一名战士,如果车炸了,可以少死一个人。

    正是因为如此。

    作为主站坦克的车组有四个人,其中的车长和炮长,是拥有周视观察系统的,也就是说他们可以看到坦克四周三百六十度,以及部分天空的画面,其中炮长负责发现目标瞄准目标,装填手什么都不看,就负责装弹药,驾驶员负责开车,车长负责给给驾驶员指路,也负责统筹全局,决定怎么打。

    “我要转弯了!左边的人让开!”

    王烨坐在驾驶位上,通过潜望镜只能看到一小片前方的视野,所以大声的如此厚道,四周的人群纷纷散开,生怕被坦克碾了脚丫子。

    然后王烨开始打方向盘,在液压助力系统的帮助下,方向盘非常的轻盈,这一点符合梁委员的描述,确实是文工团的小姑娘也能转的动。

    “隆隆隆!”

    随后坦克开始转弯了。

    而且为了方便坦克驾驶员操作,坦克的方向盘可不像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打好几圈才能到底,坦克的方向盘九十度就到底了,也就是从水平转到竖直,而通过方向盘转动角度的不同,左右履带的速度差也不同,坦克的转弯半径也不同。

    如果开启了坦克掉头功能,则坦克的最大速度会受到限制,转弯半径会进一步减小,直到方向盘打到底,就是原地掉头。

    此时此刻。

    如果从空中俯瞰的话,就能看到这台坦克在红星联合体大门后面的广场上跑来跑去各种蛇形走位,还好为了进行相关的测试,也为了避免坦克在厂区内行驶,压坏厂子里辛辛苦苦硬化的路面,所以在钢铁的履带外面,还套了专门制作的橡胶保护套,否则水泥地面也会被破坏。

    终于,王烨开了十分钟,感受了各种不同角度的转弯、原地掉头、起步急加速、甚至去外面的直路上飙了一趟车,感受了一下光是底盘的极限速度,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