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查出来了,又该以什么罪名去治他们的罪?

    吏部水太深。做了十几年吏部尚书的张尚书,手握中低等官员的考核升迁,张家常年门庭热闹,比起丞相府也不遑多让。

    张尚书将吏部紧紧抓在手里,半点不肯松手。哪怕这一天迟早会来,他也坚定地要往后拖延。六部之中,必须得排在最后。

    倒是一众想补官缺的官员,心里战战兢兢地,不太敢“出手”。

    张尚书官大头铁,他们可没胆量在天子眼皮底下弄鬼。万郎中就因为几千两银子被砍了头抄了家,掂一掂自己的分量,还是老实一些吧!

    当然,有胆小的,就有胆大的。有一位丁忧三年来吏部跑官的,一心想谋御史这个官缺。私下里以五万两银子的高价,从张尚书的族人手中买下了一个前朝花瓶。

    这个御史的官缺,最终便落到了这位胆大银子多的曹御史身上。

    ……

    “五万两?”

    昭和殿内,姜韶华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字条,冷笑了一声:“张尚书好大的胃口。也不怕撑着了。”

    此时,殿内只有宋渊和陈长史,另有马耀宗和陈瑾瑜。这四人,都是姜韶华的铁杆心腹。

    马耀宗在吏部领着差事,之前跑了一趟淮阳郡,回来之后就去吏部报到。这些日子,他在吏部没做什么具体差事,就是伸长耳朵睁大眼睛,该看到的总能看到一些,能听到的便也听了一些。

    事实上,花银子跑官都是吏部多年的惯例了。换在太和帝在世在位的时候,这等事众人都不稀得拿来闲谈。

    当官不谋财不捞好处,那还做什么官?捞到银子的同时,能把差事也做了,那就是一等一的能臣了。不给好处只让推磨,这怎么可能?

    自从姜韶华坐了龙椅,这官场的规矩就要好生改一改了。

    万郎中人头落地,已经充分表露出女帝陛下涤荡官场风气的强硬姿态。蒋员外郎被调任内务府,可见在女帝陛下面前,太皇太后的颜面也得打折扣。

    “皇上打算何时动吏部?”陈长史沉声问道。

    姜韶华目中闪过凉意:“暂且容张尚书猖獗一段时日。朕先整顿户部兵部。”

    吏部烂了这么多年,要想彻底扭转吏治,绝非易事。

    先掌控户部兵部,有钱有兵在手,天下何事不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