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和周密的材料比,他们的就是垃圾。

    他们水平太低了,都低着头说不出啥,也就是周汉阳试着提了一点,是梁江涛那几点可改可不改中的一点,不过是他不准备说的。

    周密听了,沉吟了一下道:“这里就这样吧,不改了。”

    几人就更不说话了。

    周密道:“江涛,你有什么意见吗?有的话就大胆说。”

    梁江涛闻言顿了一下,道:“周处,我认真学习了这篇材料,有几点疑惑想请教一下。”

    “哦?你说。”周密鼓励道,他希望梁江涛开口说话,说错了也不要紧,谁一上来都会犯错,而犯错就是为成功积累经验,是好事。

    相反,怕犯错而不敢开口、不敢交流,则畏葸不前,就故步自封了,一点儿进步没有,那样才会坏事儿。

    “第1页第2段有这么一句话,‘这次培训班的学员,除各县市区新任组织部长外,来自省委组织部机关六名新入职干部也将参加学习’。”

    “县市区新任组织部长既是全句的宾语,又是参加学习的主语,有句式杂糅之嫌,建议把‘培训班’后的‘的学员’去掉。”

    “改后的句子为‘这次培训班,除各县市区新任组织部长外,来自省委组织部机关六名新入职干部也将参加学习’。”梁江涛道。

    周密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是一句明显的病句,他已经发现了,想不到梁江涛也看了出来,而且从语法上分析得很透彻,讲解地很清晰,改的也很漂亮。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梁江涛的文字功底很好!

    文字能力,是最做不了假的。

    基本上三句话就能看出会不会写,写的怎么样。

    “很好!还有吗?”周密鼓励道。

    “还有第3页第2段,这个白勺‘的’,应该改为双人‘得’。”梁江涛又指着一出说。

    “的”“得”“地”误用混用的错误况还是很容易犯的,这也是硬伤,周密立刻发现梁江涛说得对,道:“很好,这里得改,还有吗?”

    “第五页第3段,‘共建立25个流动党支部’,建议改为‘共建立流动党支部25个’,将量词放到后面。当然,这个地方是可改可不改的。”

    周密沉默了,再看梁江涛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这个地方虽然是可改可不改的,但梁江涛的建议明显更好。

    量词放到后面,显得更加简练,读起来也更有气势。

    关于这一点周密是知道的,但往往写初稿时不注意,打磨稿件的时候再凭借语感改过来。

    他并没总结提炼出“量词一律放后面”这样的认识。

    这太实用了!

    有了这个认识,恐怕以后这方面再也不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