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更多,正常情况下足够他们完成任务了。

    当然了,秉承着情愿损人不利己,也不能只有自己受损失的原则,这些战争代行者还派人把燕国内乱的消息传递给了赵国和齐国,派人贿赂郭开和后胜,并在两国宣传燕国要借太子丹之死讨伐赵国/齐国。

    赵国、齐国信不信没关系,主打一个把水搅浑,让燕国无力追击他们,从而让他们得以顺利占据箕子朝鲜。

    秦庄襄王三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九州在各方势力的搅动下,风起云涌。

    一个君王和一个太子的死,只是加剧了这种动荡。

    (秦始皇初年北方各国分界)

    齐国方面,刚刚拓地数百里的齐王建志得意满,觉得齐国在自己的带领下,不仅灭掉了宿敌鲁国,如今更是基本全据鲁国之地,甚至把国土推进到了淮河流域,实在是齐国历史上的第一雄主。

    听说燕国内部动荡的消息,又被收到了贿赂的后胜等人怂恿,齐王建顿时觉得这是一个向燕国复仇的大好机会。

    如果这次伐燕成功,齐国是不是又能够当东帝了?

    在种种诱惑下,齐王建准备出兵伐燕,并难得的派出使者去赵国寻求结盟,因为齐王建听后胜说,赵国也想要伐燕。

    在齐王建看来,如果齐赵两国合作,瓜分了燕国也不是不可能。

    赵国其实也很纠结,两年前赵国其实刚刚打到过燕国的首都,赵孝成王也一直没有忘记燕国的背信弃义。

    本来,赵孝成王其实打算今年和燕国互换两块飞地的。赵国把龙兑、汾门、临乐给燕国;燕国把葛城、武阳、平舒给赵国,但燕国竟然目光短浅的对境内的封君动手,搞得一片混乱,又刚刚死了太子,所以,这还换啥土地啊,直接开干白拿岂不是更好。

    赵国之所以纠结,纯粹是因为晋阳的豪族准备利用秦国王丧的机会,反秦归赵,向赵国请求支援。

    学聪明了的赵孝成王最终决定密会廉颇、乐乘,以作定夺。

    结果,廉颇和乐乘却起了争执。

    廉颇觉得,如今赵国国力还远没有恢复,若是支援晋阳,必将引发一场大战,到时候局面对赵国极为不利,反倒不如攻打背信弃义软弱可期的燕国,以燕国的人力物力补充自身。反正燕国国都廉颇已经打到过一次,道路熟得很。

    乐乘却觉得,与其主动两面开战,反倒不如趁着秦国新王年幼继位、主少国疑的机会,兵发晋阳夺取自长平之战以来丢失的土地。

    两人争论不休,差点儿打起来。

    最后还是太子赵偃的建议成了决定朝局的砝码。赵偃就是娶了娼妇公车私用的赵悼襄王,他被郭开说动,来劝赵孝成王联齐伐燕。

    赵偃的论点很简单:燕国反复无常决不可信,灭掉燕国不仅能够拓地千里,还能够得到大量人力物力,解放一大批精锐的边防军,到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方才能集中全力跟秦国一战。

    于是,因为燕丹的死,竟然莫名其妙的促成了齐赵联合伐燕。

    魏国方面,秦庄襄王死之前和吕不韦定下的计策成功实施。

    秦国找到了一个身居高位的晋鄙门客魏庸,由他成功向魏王献上了谗言。

    晋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时,为了夺军权杀的魏国大将,死的挺冤的一个人。

    魏庸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

    秦国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

    三人成虎,魏王天天听到信陵君的坏话,不能不信,就让魏庸代替信陵君将兵。

    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

    但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