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因。

    不然以他的性格,他可不在乎郭琰和郭英的关系,哪怕郭琰在渤海也算深得民心,可要废妃也不是不可能,毕竟郭琰目前还无所出。

    毕竟是枕边人,郭琰可以清楚感觉到朱高煦这一年的变化,因此说话也变得有些小心翼翼。

    “入了东宫,你休息几日,便回趟侯府省亲吧。”

    朱高煦低头对郭琰交代一句,随后看了一眼左右:“亦失哈来了吗?”

    “来了,在后面的官船上,应该稍许就能追上车舆。”郭琰颔首回应。

    见状,朱高煦便也不再说场面话,开始与郭琰说起了这一年的家常。

    当然,更多的还是询问沈阳的恢复情况,以及山东三府百姓迁移的情况。

    就郭琰的回答来说,沈阳的重建已经基本完成,城池比原先都大了一圈,能容纳二十几万百姓生活。

    不止是沈阳,还有其它城池也是如此。

    此外,东边定辽府的定辽、长海、庄河、东宁等地方也修建起了城池,三十余万百姓迁移当地,并且已经开辟出了十余万亩耕地。

    在南下前,郭琰就知道朱高煦会询问渤海和辽东的情况,因此她提前记下了这些,给朱高煦交代着。

    一年的战事,辽东从战前的四十余万人口,激增到了眼下的一百二十余万人口,并且还在随着山东移民抵达而不断增多。

    当地的耕地从起先的二百余万亩,增加到了如今的四百二十六万余亩,全辽开塘堰二千九百八十七处,河道三百九十二处,陂渠堤岸三千一百四十八处,水渠七百六十余里……

    这些水利建设,致使全辽近二百万亩耕地得到浇灌,不再遭遇海水倒灌的事情。

    可以预见的是,最少这二百万亩耕地的亩产会得到提高,至于剩下新开垦的二百多万亩耕地,则是还需要时间来完善水利和农业。

    “四百二十六万亩耕地,只要能产出六斗实粮,那就能满足全辽一百二十余万百姓三个半月的口粮。”

    郭琰说完这最后一句话,可以明显感受到朱高煦的兴趣加重。

    “亦失哈和孙铖干得不错。”

    面对全辽开发第一年的结果,朱高煦表现得十分满意。

    他现在急于面见亦失哈,可徐氏毕竟在前面的大辂中,他还得去乾清宫吃一顿家宴,然后才能返回东宫。

    想到这里,他强压内心的强烈,熬到了车舆进入宫城,将他们送抵了乾清宫门口。

    扶着郭琰下车,很快朱高煦就看到了已经下车的朱高炽和张氏,以及孤身一人的朱高燧,还有扶着徐氏下车,生怕徐氏磕到碰到的朱棣。

    “老二这么高大啊?都和庙里的金刚菩萨差不多了。”

    张氏是第一次瞧见朱高煦,因此不免为他的外表所吃惊。

    “要不我说老二杀我和杀小鸡仔一样呢。”

    朱高炽虽然已经慌得不行,但还是故作镇定,和张氏开着玩笑。

    “高煦,你过来一下。”

    徐氏的声音响起,朱高煦闻言也带着郭琰上前,对徐氏作揖。

    徐氏作为徐达长女,自幼被徐达夫妇悉心教养,不但饱读诗书,更能参与军事,披甲守城。

    由于才学出众,因此在淮西之中又被称为“女诸生”,可见其本事。

    单论相貌,徐氏不算特别出众,但也是面白柳眉长目的清秀端庄。

    “都长这么高了。”

    眼看朱高煦走到面前,徐氏走上前去摸了摸朱高煦的肩膀,心里有些遗憾自己错过了朱高煦生长的那么多年。

    “南下打仗,身上有负伤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