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屁股也不是白擦,因为解缙的所作所为都被他们上奏了春和殿。

    在他们看来,解缙的好日子已经不久了,现在就等他犯一个大错,届时就能牵连出一个庞大的江左了。

    想到这里,二人加快了脚步,而身处千里之外的朱高煦却并没有将目光放在解缙身上。

    此刻的他,正在“古今典籍馆”内,欣赏着彻底敲锤定下的《永乐大典》。

    “全书仅目录便有六十七卷,共计两万三千四百余卷,一万二千余册,约三亿九千余万字,集天文、地志、经、史、子、集,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古今图书八千七百二十六种,涵盖了我中原上万年来幸存而下的书籍。”

    古今典籍馆内,身穿一身黑袍的姚广孝与朱高煦大略解释着《永乐大典》的情况。

    比起历史上原本的《永乐大典》,摆在朱高煦他们面前的《永乐大典》无疑收录了更多的书籍。

    除了市面上流通的各种文化、技艺书籍外,还有这么多年来新政教育推广下的新书籍、新内容也被收录其中。

    当然,这其中最被朱高煦所关注的,还是他夹带私货的一些内容。

    仅是《山海经》中的《大荒东经》、《海内东经》等内容,便被夹带了大约数千字的私货。

    看似不多,但对于字数本就不多的山海经来说,数千字足以改写一篇历史,更不用说朱高煦让人总结的《古唐书》、《虞书》《夏书》、《商书》等唐虞夏商四朝古书了。

    他让人将这四个先秦时期的史料按照时代编撰,然后再在其中掺杂私货。

    光是《古唐书》一书,便已经将华夏历史推到了尧帝时期,而再往前的便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书残卷。

    这些书籍,都是记载了三皇五帝时期史料和一些鬼神之类的书籍,明确记载在了《左传》之中,就连《汉书》中也有记载,但却在历史长河中被自然、人为所磨灭遗失。

    他们被人为所篡改、磨灭,朱高煦也人为的将它们重新揭露在这个世界上。

    上面所记载的事情,与《左传》、《史记》、《尚书》所记载的出入不大,但内容之中会增添许多小插曲,例如北洲、东洲之民的事情。

    这事情搞好了,加上日后欧洲与东洲的矛盾,那大明绝对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大明洋三角贸易上赚的盆满钵满,通过文化、商品来慢慢同化当地的民族。

    想到这里,朱高煦合上了记载着《三坟五典》的内容,将书籍放回书架上。

    他扫视一眼这个存放了整个华夏自永乐以前所有文化瑰宝的地方,背对着姚广孝询问道:

    “少师,印刷的雕版制作如何?”

    “已经做好了,随时可以印刷。”姚广孝站在朱高煦身后轻声说着,随后又道:

    “只需要拓印副本,然后让一千五百名工匠印刷,大概一年就可以印刷二十本副本。”

    “不过以下面官员的推算,印刷一本副本,大概需要耗费三千余贯钱。”

    不得不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确实好用,而铜活字印刷更是避免了雕版字体出错,就是制作难度比木质要大。

    “不过就是三千余贯罢了。”

    面对拓印的成本,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开口道:“先印刷二十本副本,分置南北京,以及各中学图书馆。”

    话音落下,朱高煦回头看向姚广孝:“少师觉得,我会逼我父亲退位吗?”

    朱高煦的话风扭转很快,让姚广孝都有些跟不上。

    “殿下需要吗?”姚广孝反问朱高煦,毕竟他已经从朱棣那里听到了这两父子之间达成的那些约定。

    在姚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