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朱棣,反而更像朱元璋。

    朱瞻圻虽然只有十三岁,但依旧继承了朱高煦的基因,身高五尺四寸(173cm),看上去与一些十五六的少年人差不多。

    见状,郭琰眼神示意朱瞻圻上前自己解释,十三岁的朱瞻圻只能上前作揖道:

    “爹,儿臣觉得在中学学着没什么意思,想直接去南京的军校就读。”

    在他的吩咐下,孔笙九族内的所有人尽数被论罪,而作为朝廷目标的孔府,则是以私藏前元官服、印章,私刻诋毁太祖高皇帝石刻,以及勾结山东官员以权谋私等等罪名牵连。

    “眼下看来,事情与我们预估的一样,不同的是我们把太平和把秃孛罗两部收入了朝廷麾下的燕然都司中。”

    郭琰没有立马教育朱瞻圻,而是等到朱高煦回来,借助朱高煦开头才紧跟教育。

    他将为朱棣喝空的茶杯斟茶,继续安抚道:“文官不知兵,况且出征前你我父子便有了准备,此战马哈木很有可能西遁。”

    瞧着他那模样,朱高煦嘴角一挑,阳光透过窗子斜照他脸上,照得他目光炯炯有神。

    朱标的几个儿孙,除了朱雄英早夭,朱允炆自焚以外,其余的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可都过得不错,就连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都还活得好好的。

    等他们研究明白铸铁炮技术的时候,大明朝恐怕已经在向线膛炮稳步前进了。

    交还兵马后,朱棣便气呼呼的返回了大明宫。

    只是开朗过后,他还是不免唏嘘道:

    对于朱标这一脉,朱高煦根本懒得去收拾他们。

    “至于瞻壑,成长倒是不错,当个千户官也绰绰有余,更进一步还得细看日后。”

    “演戏?”朱棣表情错愕,不敢置信的看向朱高煦:“你觉得朕是在演戏吗?”

    “你自己看着办就行。”朱棣回应一声,朱高煦见状也作揖行礼,而后走出了养心殿内。

    “人都走没了,父亲何必还要继续演戏呢?”

    朱棣交代起了姚广孝那边的事情,格外提醒朱高煦别去叨扰他,对此朱高煦颔首回应,末了回答:“安排去太常寺做事吧,不容易出错。”

    对此,朱高煦只是轻笑:“那您得保重好身体,下次北征恐怕不会那么快了。”

    “你这么说倒也是。”朱棣捋了捋大胡子,被朱高煦说服了。

    忙于政务的他,疏于亲子关系,尽管他很少把威严带到后宫,但朱瞻圻他们依旧惧怕自己,正如老头子惧怕自家爷爷一样。

    “古往今来,许多君王乃至李世民都将这个民视为每个时代不同的豪强士绅,而今时代变了,尽管民的主体还是他们,但在我这里,民即是天下人,不论高低贵贱。”

    “有些可惜,姚广孝不能为我所用,但想想他年纪,估计也用不了几年,因此便只能苦笑了。”

    “等我下去的时候,我带着《天下四夷宾服总图》下去,我就不信爷爷看见这《天下四夷宾服总图》还能在下面再收拾我。”

    “六十啊……”朱棣略微感叹,朱高煦闻言安抚道:

    “六十正当年,爷爷都活到了七十一,您难道会输他吗?”

    朱高煦注意到他的举动,当即停下朱笔等他开口。

    姚广孝是一个合格的谋士,但他的出谋划策几乎都是为了朱棣。

    “陛下?”亦失哈好奇询问,朱高煦却摸了摸八字胡。

    “算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您要是真的怕了,那等您以后下去了,就说是被我逼着造反的就行。”

    朱瞻壑自觉战绩已经不错,可朱高煦头也不回的对他进行教育。

    冶铁技术的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