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话是真的?”

    朱高煦尽管这么说,但如果海喇儿真的爆发战事,那他肯定会增派援兵和西厂人手来保护朱瞻壑。

    在他的解释下,随阿力台前来的数百骑兵中只有几十名鞑靼贵族脸色难看,但大部分的普通兵卒却难掩喜色。

    “你这十余万普通部众可以放牧,也可以帮朝廷修铁路,工价每人二十文。”

    马哈木示意使者退下,使者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急,所以行礼之后离开了大帐。

    大帐之中,马哈木的面孔显得苍老许多,他身旁的脱欢也高大了,并蓄起了山羊胡。

    “漠北的消息传递太慢,估计过两个月我们就能收到一些消息。”

    在他走后,马哈木扫视了一眼贵族们,最后将目光放到了自己儿子脱欢的身上:

    可如果他两条都不能接受,那恐怕北征的目标就会从讨伐马哈木变成讨伐阿力台。

    “燕然城的百姓不用再担心白灾的问题,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安居乐业的生活并交税。”

    在队伍之中,十余名身穿常服的文官正在马背上走走停停,时不时取出类似洛阳铲的玩意在地表打洞。

    即便来到六月,当地的气温也略微有些寒意。

    要知道,一旦大明把铁路修抵阔滦海子,那大明对阿力台就不是羁縻了,而是实际控制了。

    “我们自然愿意……”

    很快,有牧民上前询问明军的动向,也不担心明军会对他们动手,毕竟他们之间已经和平相处十余年了。

    “既然是这样,那我便派人在此地勘察适合修建铁路的路线了。”

    队伍里,朱瞻壑时不时看着那群文官,心里却略有骇然。

    兴许是为了让三年后的北征难度变得轻松些,四月中旬朱高煦下旨令工部开始分段式考察从鹤城卫修往阔滦海子(呼伦湖)北部鞑靼驻牧地的路况,为修建铁路做准备。

    不多时,他们在明军队伍阵前勒马,为首之人是五十多岁的阿力台。

    如果不是考虑到盆兰州确实不是人待的地方,他甚至会考虑杀了这家伙。

    想到这些,阿力台开始安排使者前往太平、把秃孛罗,马哈木等部,将明军准备入主大明的消息传给了他们。

    使者将自己的话说完,马哈木却道:“我凭什么相信你们,要知道你们在去年还是汉人的猎犬。”

    尽管阿力台十分仇视瓦剌,可面对漠北被汉人入主,他还是放下了脸面,试图团结太平和把秃孛罗等人。

    部众的态度变化被阿力台看在眼里,实际上早在两年前,他的弟弟阿鲁台就写信给了他,让他注意明军的动向。

    “如果不是忌惮他的三千骑兵,我刚才早就动手将他杀了!”

    如果不能接受,那他们的驻牧地则是必须要西迁前往忽兰忽失温一带,将阔滦海子附近三百里草场交给大明朝。

    先前几次鞑靼部骑兵都充当明军征讨瓦剌的马前卒,对明军的实力早就知根知底。

    远处,燕然城中奔走出数百骑兵朝着明军疾驰而来。

    况且对于明军,蒙古人依旧是畏惧为主,仇恨反倒是次之。

    五年全线竣工,这是朱高煦定下的时间,这比后世俄国人修建这一段时要多了近三年时间。

    整段路程约一千二百里,其中有三百里位于哈剌温山脉北部,但好在沿途都有河谷平原,加上海拔和落差不大,故此这条铁路的修建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这段铁路仅有二百余里,又是平原,最多一年半就能修建好。”

    “不过兵马的亲眷要归之后派遣的流官管辖,燕然城也会改为燕然都司治下燕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