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别又打发本官去赏什么景饮什么茶。本官是来查案的,惹道长不配合,就休怪本官下令搜观了。”戚钧不等人家把话说完,就张嘴堵了回去。
高自浩微抬着下颌走了出来。
近前劝道:“戚大人,五年来客之名单,实在是太多了,您这也未免有点儿强人所难。不如您说出您想找的是谁,再由道长帮你寻寻可好?”
戚钧眼风儿都没给这人一个。
能允许其把话给说完整了,戚钧还是看在其是叶风眼里的“嫌疑人”份儿上。
他记得叶风说过:话越多,越容易让人判断出心性。
耐着性子忍到对方说完,戚钧只盯着长空,坚起了三根手指头。
然后,一根一根往下握。
意思非常清楚:三根握完,开搜。
长空的嘴唇都有点儿气哆嗦了,但搜是肯定不能让搜的。
只能在戚钧握完最后一根前,颤着嘴皮道:“随贫道来!”
当真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憋屈。
叶风估计,这“长生观”估计几百年来都极少受到过这样的屈辱。
可他们能反抗吗?
当然不能。
锦衣卫不讲道理的啊喂。
说搜就真能搜,还会搜遍所有的香客。
就今日上山香客这人数,没个三五七日的别想把人给搜完,这样整一拨儿,再加上锦衣卫说搜查人犯,“长生观”恐怕很久都不敢再有人来。
为了香火和名声计,长空懂得怎么选。
戚钧却不跟其走。“让你们的人把那些册子搬这儿来吧,本官瞧你这院子挺宽敞。”
长空:“……”
胡子抖了几抖后,忍气吞声让人搬来如山的册簿,一堆堆摆放。
戚钧就把高自浩赶走了,然后拉着叶风在桌旁喝茶,看着小道士们仍然在那儿搬。
叶风严重怀疑,为了充分节省人力物力,戚钧是要把阅册的活儿交给自己俩人来干了。
谁让就他俩过目不忘呢?
否则,不知道要安排多少人才能从中找出重复次数比较多的人。
放下手里的点心,叶风思忖后道:“一个月,初一、十五,最多来两回。加上些特殊的日子等等,不会超过三回。平民百姓可以排除,每次捐五两银子以下的可以排除。”
“我们已知歹人的组织头领肯定是有钱人,有不少下人。他们要想屡屡在此截人成功,就会频繁上山,但不一定每次都得捐香火银。可能一次就给得比较量大。”
“也不一定每次都进观,可以在山脚至观门这条路上听着人家说话的口音,再伺机动手。”
戚钧接话了。“你的意思是,我们只查超过三次的、捐银数目较大的?”
叶风点头。
这样排查起来的话,就算只有他俩,应该也不会太难。加上观主和知客道,会更容易。
知客小道士可能最知客。
而那样贵重的客人,观主一定也熟悉。
戚钧立刻同意。
让观主停止搬运,先把知客的小道士们传来,再让观主自己填写名单,他和叶风就在旁边听着。
没出意外,很快,排查出了二十七份名单。
不是说虔诚的人少,而是大部分富贵人家,一月上一次山都足够。若有事,让下人来捐个一两、五两的就行。
只有个别的,比如家中有重病的,或者是什么比较迫切的愿望,才会频繁亲自入观,捐的数额也较高。
那么,再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