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上话,许满实也才会听信对方的“鼓励”,壮起胆子送茶给金榆,顺便借此想搭上叶风的线。
没有高人指点,以许满实的脑子,根本也想不到那么多。
那就查吧。不是说与许满实交好的人并不多?那就不会太难查了。
可事实上,输出不等于输入。
老好人许满实对谁都挺好,但偏就这样的人,在别人的眼里,与他并不多好。
尤其是现在他死了,还是莫名其妙就死了的,但凡被问到的人,统统都摇头说与他只是点头之交、同僚之谊。
问到有谁品尝过他的茶叶?
全都一脸不屑。说意思意思接下了,闻了下、或者只沾了下嘴皮就搁一边儿了,等他走了就倒了、或者搁置了云云。
没有人想给自己身上沾事儿。
明明有的人还悄悄告诉来查问的人:谁谁谁夸过那茶叶好呢。
转脸,那茶叶就成了毒药一般,人人避之而不及。
谁也不会明面上指出谁。
有人私底下告诉查问之人:见过谁和许满实说话,但问到那人的时候,别人也是一个劲儿地摇头否认。
刑部的人查问了几日,都没有问出什么有用的。
而据翰林院的小厮杂役们所说:许满实的茶叶,除了上峰金榆之外,几乎送遍了翰林院中所有的人。包括他们这些下人,也有被邀请喝过几盏。
这就让叶风企图通过气味、判断有谁碰过那茶叶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翰林院中,会武的也不少。
因为君子六艺中,就要求有起码的武艺功底。只有为数不多的、贫寒出身或者像许满实那样小门小户出身的人,才不会。
叶风只能拉着戚钧,问关于凶器薄刃的事情。
毕竟要将那么个薄片射入人体那么深的位置,还巧妙地避开了骨头,所需要的力度和精准度,不是人人都能办得到的。
但戚钧的回答是:“那么锋利的薄刃,只要有些臂力和准头的人都能做到。”
在戚钧的认知里,锦衣卫近万人中,至少有八千人都做到这一点。
而叶风主要问的,还有距离。
“以你的身手,给你这样一片薄刃,在多远的距离,你能射进人体那么深?”
“不会太远。五十米之内。”戚钧很肯定地回答。
想了下再道:“普通的习武之人,应该在五米至十米之内。”
毕竟他的身手,已可跟秦浩贤比肩,世上难有能望他二人之项背者。
可戚钧也因此更疑惑。
追问:“门是关着的,没有机关痕迹,屋里只他二人是我们能确定的,那薄刃究竟从哪里射出去的呢?又去了哪儿呢?”
叶风也想知道。
如果这个问题解释不通,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金榆在撒谎,许满实不是退出去的,而是转身要往外走背对着金榆的。
消失的凶器,也是金榆取走的。也只有他有这样的机会。
那金榆就是凶手。
且许满实倒下的位置,和金榆之间的距离正好是五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