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大的变化,在华国被称为君子之器的宝剑,到大东凶残的武士手中只是个杀人利器;
作为六脉神剑的高手,叶东情不自禁地将华国剑术和大东剑道做了对比总结;
华国剑术奉行的是:“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
更重要的乃是“立身立国、行人仗义!”
剑术练到绝顶高度之后,则是“刚正不阿之兵,宁折不屈之刃”;
崇尚“剑意为主,只要心有剑,万物皆为剑,若心无剑,即便神兵在手,也如草缕纸折般,不堪一击。心动剑动,心剑为引,剑势为辅,可摧山岳……”
此言正是六脉神剑的完美彰显;
华国历代高人认为剑是君子之器,中国剑道内外形神兼备,历代文人雅士都以修习剑道为荣。“十年磨一剑”,既是指制造名剑的艰辛过程,也是指持剑人的剑术训练,更是指精神修养!
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化在剑文化中,只有谦谦君子、正义化身才有资格用剑,也才能真正理解剑的精神实质和哲学内涵;
真正的剑术高手,喜欢秉持以柔克刚、无过无不及、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后发制人等思想理念;
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凝聚着正德、正身、正义的民族气节!
后来华国剑术传到大东之后,剑道虽然当代盛行于日本,“剑道”一词本身却是出自华国;
“剑道”,最早出现在《吴越春秋》这本书;后来《汉书▪艺文志▪兵书略》中,有《剑道》、《剑理》三十八篇……
叶东又认真观摩杀神剑术每招每式;
又一次印证了自己的观点,华国和大东不但是在文化方面,在对剑道的理解和精神内涵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在修炼剑术目的方面:大东人自古好战,具有极强的胜负心和成就感,自古以来学习剑道的初心就是为了砍人,以超强的武艺获得幕府将军、大名的青睐和武士的敬畏,攫取社会地位。日本武士以杀人为荣,不会因为伤害对手生命而有负累感和同情怜悯之心!
反观华国剑术虽然也重视实战和胜负,但更加重视武德修养,更尊重对手,尊重生命,只有为了道义在不得不亮剑时,往往达到制服的目的即可;
在华国比武论剑,特别重视点到为止,恶意伤人是为江湖、武林人士所不耻的,而同样是比武,大东剑道志在必胜、必死,全力决斗,有我无敌,不拼个两败俱伤绝不罢休;即便强攻不下,也要困兽犹斗;
一旦败于日本武士的剑下,如果没死,则认为是学艺不精,是自己的耻辱,应该切腹!
在剑术风格方面:华国剑术当然也要以克敌制胜为前提,但更注重文化内涵,注重表演性和艺术性,形成了很多种流派,美学的意味甚至大于武术的意味;
华国更欣赏套路变化多端,潇洒飘逸,闲云野鹤,气定神闲,高深莫测等剑术;
而大东剑道是实用型的技术,招法简单,朴实无华;动作规范,杀法凶狠,容易上手,训练几天就能基本掌握。要提高剑道格斗水平,全靠实战训练,积累经验教训;而取胜,则全靠必胜、必死的心理素质,加上凶狠的招法、强大的力量和迅疾的速度!
叶东将所有异常高明、狠辣无比的剑招演练一遍之后,三个时辰已经过去了,心中起了纠结之感;
这么狠辣无比的剑招不学也罢,但是想到自古文化中都有“以暴制暴”的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