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虽然知道太极的分支里有一路禅门太极,但是这老和尚打的太极路数明显不是陈觉认知中的禅门太极。

    对方的起手招式与龙门十三式极为相似,都是以起势后接的两手托天,与北派那些什么陈氏、杨氏太极拳以懒扎衣、拦雀尾作为母式架子的有很大差别。

    不过盯着对方练了几招后,陈觉又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这老和尚打的太极里除了有龙门十三式的精华在,其中还掺杂了不少擒拿、摔跤的肢体动作,动作缓急相间,属实是头一次见到。

    陈觉心中嘀咕:“这是哪一路的太极拳?”

    眼见这老和尚慢慢打完一套拳路,陈觉就心中好奇,拎着渔具走到堤坝上打了声招呼:“大师,您刚才练的是什么流派的太极拳?”

    这老和尚见到陈觉靠近也是颔首一笑,估计是陈觉之前给鱼放生的举动在他心里留下了个好印象,就开口解疑道:“施主,我刚才练的是祖上传下来的三峰内家拳,要说是太极拳的话也没错。”

    “三丰内家拳?是武当张三丰的那个三丰?”陈觉闻言微微一愣。

    “不是张三丰的丰,是山峰的峰。”

    “太极拳是后来人起的名,传出去好听一点,收徒弟用的。”老和尚指了指水库环绕的群山道。

    “有这事?!”

    陈觉眼睛一瞪,总觉得这老和尚不像是在说假话。

    “施主,你是我们陈村的吗?”

    “你爷爷,你父亲叫什么?”老和尚突然话峰一转地问道。

    陈觉点了点头连报了自己爷爷和父辈的名字,看样子这位老和尚还是村里的。

    “原来你是陈肇岩的孙子!都长这么大了!”

    “你父亲宏民倒是可惜的很,走地太早了。”老和尚得知了陈觉的身份后也是大为感慨,看样子对陈觉家的情况多少有点了解。

    ……

    在堤坝上聊了几句,见陈觉对自己打的拳路十分有兴趣,老和尚就领着陈觉去了雾岭寺里坐一坐。

    交谈中得知对方的俗名叫陈肇文,法号德怀,和陈觉的爷爷是同个辈分的老人。

    之所以上山出家,也是被雾岭寺的前代主持素行法师给点化。

    至于对方练的那套似是而非的拳路,按照对方所言是陈村老祖宗流传下来的。

    为此德怀大师还特意翻出了一本族谱,还有几本泛黄的古籍,其中一本著名《内家拳技击篇》落款为永嘉倪和清撰。

    这本古籍的第一篇名为《陈州同述内家意旨心传》,署名为:【大明正德十五年庚辰,瓯江钓叟陈州同沐手敬跋。】

    “陈州同是我们陈村的老祖宗,族谱上往回寻到明朝确实有这个人。”

    “他是大明宣德生人,景泰的秀才,后来被调配到咸阳做文案官拜主簿,和一个叫王宗的同僚学了这门三峰内家拳。”

    “告老还乡后到了嘉靖时期,温市沿海开始闹倭寇,陈州同就把这门拳法传给了同村的人学习防身。”

    “后来这门内家拳传到了四明,被一个叫张松溪的学去了,之后慢慢开枝散叶就有了现在的武当松溪派太极拳,也叫南派太极拳。”

    “咱们村里的宗祠不是挂着一张明朝皇帝赐的圣旨吗?圣旨里写的内容就是准许陈州同告老还乡。”

    德怀法师堪堪而谈道,显然靠着这些古籍对溯原历史这方面颇有研究。

    陈觉听完对方的描述,先是看了看族谱,又翻了翻那些古籍拳谱里的描述内容,再一回想起自己从师正老道那里听来的与全真、龙门相关的所见所闻,顿时脑子如遭雷劈一般。

    “原来如此!难怪师傅也说太极最早不叫太极,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