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向他这个刚刚登基的皇帝亮出锋利的爪牙。

    如果这一次他退让了,君王之威何在?必然助长他们的威势,以后更加肆无忌惮。

    就在这时,鹅王殿下拉拉着大脸,怒气冲冲地进宫来了。

    兄弟二人商议一番,便召开了“御前会议”。

    不过,两位宰相还有魏良臣、汤思退坚执己见。

    他们认为,大宋的国都在汴梁,临安只是“行在”,所以谈不上不让状元在京城任职。

    建康是大宋的陪都,临安还没有成为“行在”的时候,建康就是陪都,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

    而他们要任命杨沅去建康的原因是:秦桧经营建康多年,有意把他曾经任职的这个地方打造成退路所在。

    因此,秦桧在建康党羽众多。

    虽然上次镇江知府王循友昏了头,上书谏议,请求为秦桧加九锡,被正在密谋香积寺之变,作贼心虚的秦桧“大义灭亲”,把他给贬谪到柳州去了。

    但秦桧换上去的建康府知府人选,仍旧是他的人。

    再加上秦桧党羽是建康“措置”,江东马步军副总管丁禩是他的大管家。

    如今这些人虽然受到了清算,可谁知还有没有没挖出来的?

    而且很多新的官员都是刚去建康赴任的,根基太浅。

    这时把状元郎调过去做建康府的二把手,这是委以重任,有何不妥?

    赵璩才不管他妥不妥,他就知道,这是给杨沅颜色看,要把他踢出朝廷。

    在那儿待久了,在朝中的影响力自然会降低很多。

    赵璩要让杨沅做秘书省校书郎,他就要,他就要。

    御前会议上,官家、晋王、枢密使杨存中、参知政事张浚,认为杨沅该留任临安。

    万俟卨、沈该两位宰相,参知政事魏良臣、汤思退,认为杨沅该去建康府主持大局。

    四票对四票。

    赵瑗就想搞个“御前扩大会议”,把六部尚书找来一同商议此事。

    不过,六部尚书里边,吏、户、刑三部是跟沈该一个鼻孔出气的,剩下礼、兵、工三部,这还是三票对三票,势均力敌啊。

    赵瑗刚刚登基,就不好在一半的朝廷重臣坚决反对的情况下一意孤行。

    万俟卨想让杨沅去建康清理秦桧余党,鹅王想让杨沅去秘书省校阅图书,两下里争执不下。

    杨存中就提了个折衷的建议,让杨沅去国子监任个监丞,教书去。

    学政官嘛,虽然留在临安,于政务也影响不了什么。

    可是万俟卨和沈该何等老辣,你先把他留在临安,回头再调整职务,那不还是一样?

    要对一个学政官做调整还是很容易的,不像去地方任职,没有太充足的理由,就不能轻易调动。

    所以,他们还是坚决反对,把杨存中喷了个狗血淋头。

    双方正各不相让之际,边陲忽然传来紧急军情:金国频繁调动兵马,蔡州(汝南)地区已集结重兵,似有所图。

    朝廷局势,顿时紧张起来……